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
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
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注释: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仙游潭五首

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

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

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仙游潭的诗。诗人通过对仙游潭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洞门苍藓合”,描绘了仙游潭洞口的景象,青苔覆盖,显得古老而神秘。次句“逼仄不容身”,形容仙游潭的狭窄,使人感到压抑。第三句“传有虚明处”,暗示仙游潭深处可能隐藏着神奇的事物,引人遐想。最后两句“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则是对仙游潭周围景色的具体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仙游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