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次韵王君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注释

  1. 河转金堤:黄河水流改道,靠近了金色的堤防,形容河流变化带来的景象变化。
  2. 天高魏阙:天空显得更高远,魏阙指的是京城,形容天空广阔无垠。
  3. 千夫奉儒将:上千名士兵尊敬地跟随儒将。
  4. 百兽伏麒麟:众多野兽都畏惧地伏于麒麟之下。
  5. 校猎沙场:指在宽阔的沙场上进行狩猎活动。
  6. 谈兵玉帐春:在华丽的帐篷中谈论战争策略,形容讨论军事的情景。
  7. 关南:指南方边关以南的地区,暗示边境地区。
  8. 谁试问蕃邻:谁去询问远方的蕃国邻邦,表示对远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询。

翻译

随着河水转向接近金色的堤岸,天空显得更加高远和清澈。
成千上万的士兵尊崇地跟随着儒雅的将领,百兽都惧怕地趴在麒麟身上。
在广阔的沙场上进行狩猎,在华美的帐篷内探讨战略,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军营。
南方边界并不遥远,有谁能去向远方的敌国询问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充满战争和和平的场景。首句“河转金堤近”描绘了黄河水道的改变给周边环境带来的新景象,金堤即金色的堤坝,象征着财富与繁荣,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可能的军事或狩猎活动。第二句“天高魏阙新”,通过对比天空的高大与旧时的皇宫,表达了一种时代的变迁和新的政治氛围。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的敬畏态度和对领袖的忠诚,同时也表现了自然界中动物对于这种权威的服从,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

诗中的“千夫奉儒将”和“百兽伏麒麟”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军队中儒雅将领的魅力和权威,以及他如何获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而“校猎沙场莫”则展现了一场严肃的军事演习,显示了军队的纪律和训练水平。最后两句“谈兵玉帐春”、“关南知不远”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战事的乐观预期以及对远方敌国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

《次韵王君》不仅展示了一个历史场景,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是研究宋代文化和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