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文元命世,直气早成风。
受任衰迟后,安邦反侧中。
回天深有力,扈圣耻言功。
事已身随去,惊嗟柱石空。

【注释】

欧阳太师挽词三首:欧阳修曾为宰相,后因事被贬,死时年六十四。其诗多感伤世态之变。

雄文元命世,直气早成风:大手笔的文辞是天命赋予的,刚正之气早就已经形成风气了。

受任衰迟后,安邦反侧中:我受任于人的时候很晚,但安邦济世却常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回天深有力,扈圣耻言功:能够挽回乾坤的伟大力量,却羞于说出自己的功劳。

事已身随去,惊嗟柱石空:事情已经到了自己离开的时候,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支撑国家大事的柱子和石头都已经没有了。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故相的挽词。作者以“元运”、“风骨”赞颂欧阳玄,以“衰迟”自叹,以“安邦”自许,以“柱石”自喻,以“惊嗟”作结,表现了作者忠贞不渝的情怀。

欧阳玄(1300-1324) 字永叔,号玉池老人、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 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嘉祜五年 (1060) 拜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同辅政。神宗熙宁元年 (1068) 拜参知政事,次年罢相,出为彰德军节度使,再徙陈州。三年 (1070) 还朝,复拜枢密使。七年 (1074) 拜平章军国重事,进封祁国公。八年 (1075) 卒于官,年七十三。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等。

全词可分为五层。第一层,“雄文元命世”两句赞颂欧阳玄的文章如天命所归,其文章气势磅礴,具有开一代风气的作用。这两句是总赞。第二层,“受任衰迟后”两句写欧阳玄受任宰相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扭转乾坤,安邦济世,反而陷入困境之中。“衰迟”,指年老体衰;“反侧”,指左右为难。这两句是承上启下,由赞颂转为感叹。第三层,“回天深有力”两句写欧阳玄虽然不能安邦济世,但他力挽狂澜,挽救了危局。“回天”,指扭转乾坤;“扈圣”,指辅助天子;“耻言功”,意为羞于称道自己的功劳。这两句是转折,由感叹转向歌颂。第四层,“事已身随去”两句写欧阳玄逝世之后,人们惊愕地发现那些支撑国家的柱子和石头都不见了。这是对欧阳玄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第五层,“惊嗟柱石空”两句写欧阳玄虽已离去,但人们对他的评价和怀念却永远存在。“惊嗟”,指惊讶赞叹;“柱石”,比喻为国家立下功勋的人。这一句既是对欧阳玄的赞美,又是对欧阳玄的悼念之情。

本词在艺术上的特点在于:

语言简洁精练,富有韵律美。整首词只有七十六个字,但每句都短小精悍,音节铿锵,读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特别是前两联的对仗工稳,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如“雄文”对“回天”,“元命”对“盛事”,“风骨”对“柱石”,都是对仗工稳,而且用字精炼,既突出了文章的气势,又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感情真挚深沉。作者对欧阳玄的生平事迹了解得很清楚。他深知欧阳玄的才能和贡献,因此对他生前的处境和身后的评价都十分关注。他在挽词中表达了对欧阳玄的敬仰和哀悼之情,这种感情是真挚而深沉的,感人至深。

结构严谨完整。全词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鲜明的主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整首词显得紧凑有力。此外,全词没有一处重复的词语,也没有一处不必要的词语,语言简炼而又富有变化,使得整首词既有韵律美,又有意境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