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闻弦日,相如作赋年。
虽惭众人后,贪值主文贤。
北道初闻召,南江正远迁。
平生阙亲近,遗恨属新阡。
师旷闻弦日,相如作赋年。
虽惭众人后,贪值主文贤。
北道初闻召,南江正远迁。
平生阙亲近,遗恨属新阡。
注释
- 师旷: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因擅长演奏乐器而闻名。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辞赋家。
- 众人:指当时的其他文人或学者。
- 主文:指的是主持或负责文书工作的重要官员。
- 北道:可能是指北方的道路或地区。
- 南江:指的是南方的江河地区。
- 阙”:意思是缺失、不完整。
- 遗恨: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哀伤。
- 行乐地:可能指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
翻译
师旷听闻了音乐的声音;司马相如创作了赋文多年。
虽然我惭愧于在众人之后;但我有幸遇到一位才华横溢的主文贤者。
最初听说在北方召见;南方正在远离故乡迁徙。
一生未能亲近故国;心中充满了对亡者的遗恨。
赏析
《韩康公挽词三首》是北宋苏辙所创作的一组悼亡诗。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一首诗开头“师旷闻弦日,相如作赋年”,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和辞赋家,通过他们的事迹引出了自己的感慨。这里的“师旷”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师旷,他以弹奏乐器闻名,而“相如”则是指司马相如,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以其优美的辞赋著称。这里通过提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引发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感慨。
第二首诗中,“虽惭众人后,贪值主文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和才能的自谦。这里的“众人后”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他人,而“贪值主文贤”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一位贤明君主的认可和赏识。这种自谦和渴望得到认可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首诗,“北道初闻召,南江正远迁”描述了诗人被召入朝堂和远离家乡的情境。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仕途经历,也反映了他的无奈和失落。诗人被召入朝堂可能意味着有机会为国效力,但同时也面临着离开家乡、亲人的离愁别绪。而“南江正远迁”则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平生阙亲近,遗恨属新阡”则是对诗人人生遗憾的总结。这里的“平生阙亲近”意味着诗人一生中未能与亲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这种遗憾让他感到痛心疾首。而“遗恨属新阡”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无奈。
通过对《韩康公挽词三首》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的悼亡诗。诗人通过回忆历史人物的事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