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堂西十亩园,晚凉迎步绿阴繁。
共惊春去已多日,争看花开最后番。
未许狂风催烂熳,故将青幄强安存。
请公作意勤欢赏,趁取残红照酒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全诗如下:
蔼蔼堂西十亩园,晚凉迎步绿阴繁。
共惊春去已多日,争看花开最后番。
未许狂风催烂熳,故将青幄强安存。
请公作意勤欢赏,趁取残红照酒樽。
注释:
- 蔼蔼堂西:形容庭院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 十亩园:形容花园的规模很大,占地十亩。
- 晚凉迎步绿阴繁:在凉爽的傍晚时分,我迎着绿树的浓荫漫步。
- 共惊春去已多日:我们一起惊讶地发现春天已经过去了很多天。
- 争看花开最后番:我们争先恐后地去看那些盛开的花朵,希望能看到它们最后的绽放。
- 未许狂风催烂熳:我们不希望被狂风摧毁,希望保护这些美丽的花朵。
- 故将青幄强安存:因此,我们用青幕布为它们搭建了遮阳的帐篷,以保护它们免受风吹雨打。
- 请公作意勤欢赏:请您一定要欣赏这些美丽的花卉,享受它们带来的欢乐。
- 趁取残红照酒樽:趁着花期未尽,让我们抓紧时间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并用它们的红色来照亮我们品尝美酒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庭院中欣赏芍药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共惊春去已多日”反映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争看花开最后番”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珍惜的情感;“未许狂风催烂熳”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保护意识。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