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
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
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
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所作,当时他正在洛阳参加礼部进士考试。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
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
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
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
注释:
声病:指诗歌中的平仄声调。
古文:指古代的文章。
诸儒:指当时的许多儒家学者。
经术:指儒家经典。
斗纷纭:形容各种学说争论不休。
旧学:指过去学过的知识。
无用:没有用。
新书:指新的学问。
强欲分:勉强要分辨清楚。
老病:指年龄大而身体不好。
心情:情绪。
愁见敌:形容对敌人的忧虑。
少年:年纪轻的人。
词气:言辞和气势。
干云:高过云霄。
搜贤:寻求贤才。
报国:报答国家。
吾何敢:我怎么能敢。
空疏:空虚而不充实。
勤: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王禹偁的作品,是他在当时应试过程中写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学术界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那些所谓的“旧学”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而他却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学问。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家寻找贤才的愿望,但他知道这个愿望是多么的困难和遥远。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