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
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
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
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诗句释义

1 槛前潍水去沄沄:这句描述了诗人站在栏杆前,看到潍水(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在流动,水流湍急。”沄沄”意为水流声,形容水波的动态美。

  1. 洲渚苍茫烟柳匀:这里的“洲渚”指的是水中的小岛或陆地,”苍茫”表示广阔而模糊,”烟柳匀”则描绘了岸边柳树被轻雾笼罩,显得模糊而美丽。
  2. 万里忽惊非故国:这句表达了一种突然的感慨和不安。“万里”指遥远的地方,”忽惊”意味着突然间感到震惊或不安,“非故国”说明这种感觉并非因为身处他乡,而是对某种情境或感受的反思。
  3. 一樽聊复对行人:这里的“一樽”是指一杯酒,”聊复”表示姑且、暂且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安慰自己或他人,用酒来暂时忘却忧愁,面对远方的行人。
  4. 谢安未厌频携妓:提到了历史人物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爱好是常带歌妓出行游玩。这里诗人可能借用这一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娱乐生活的态度。
  5. 汲黯犹须卧理民:引用了汉代名臣汲黯的故事,他以治理百姓著称。这里的”犹须卧理民”表明汲黯也认为处理政务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6. 试问沙囊无处所:这里的“沙囊”比喻为沙袋,通常用来装沙子以防溺水。诗人可能在说,即使有防身之物,也无法真正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伤害。
  7. 于今信怯定非真: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担忧或恐惧的情绪。”信怯”表示确实感到害怕,而”定非真”则强调了这种恐惧的真实性,即真正的危险可能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样简单或明显。

译文

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
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
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
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对自己处境和心理状态的反思。同时,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政治和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