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
粗免尘泥污车脚,莫嫌菱蔓绕船头。
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舫游。
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梁山泊
【注释】
通:连接。这里指水路相通。
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沂州、泗州一带的麻盐已经成熟,可以远销到江淮地区;江淮一带的粳稻也已成熟。
粗免尘泥污车脚,莫嫌菱蔓绕船头:不要嫌弃路上沾满尘土污损了车轮(因为车轮在行驶过程中会扬起尘土);也不要嫌弃船上有菱角藤缠绕(因为菱角藤会附着在船头上)。
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舫游:想成为谋臣的人希望把土地变为桑田,我(诗人)却只想在画舫上游玩。
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在锦江上思念着家乡千万里,只有梦见它才是真实的。
【赏析】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李公择一起游览梁山泊时所创作的。诗中的“梁山泊”位于今山东济宁市西南,为黄河流域的重要湖泊之一,也是古代著名的兵书《孙子算经》中所提到的“梁山之战”发生地。
本诗以“梁山泊”为题,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全诗共十二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近通沂泗麻盐熟”到“莫嫌菱蔓绕船头”,描述了梁山泊附近的地理环境。第二部分从“谋夫欲就桑田变”到“愁思锦江千万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和现实境遇的思考。第三部分从“渔蓑空向梦中求”到结束,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梁山泊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桑田”、“画舫”等,都寓意着世事变幻和人生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