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骚人不耐秋,夜吟清句晓相投。
锋藏岂愿囊中脱,尾断终非俎上羞。
择地何年真得意,餔糟是处可同游。
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

次韵毛君见赠

江国骚人不耐秋,夜吟清句晓相投。

锋藏岂愿囊中脱,尾断终非俎上羞。

择地何年真得意,餔糟是处可同游。

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

注释:

次韵:应和他人作品的韵诗。

江国:指诗人家乡,这里指江南地区。

不耐秋:不喜欢秋天。

夜吟:夜晚吟咏。

清句:清新优美的诗句。

锋藏:意谓锋芒收敛。

囊中脱:喻指功名利禄。

尾断:意谓文章或言辞不完整。

俎上羞:指祭祀用的牲口肉,比喻被宰杀。

择地:选择适合的地方。

真得意:真正如意。

餔糟:指饮酒作乐。

餔(yìn):动词,吃的意思。

是处:到处。

公知我:指朋友了解自己。

人事:世俗人事。

赏析:

这首诗以“次韵”为题,实际上是诗人对友人毛君赠送的一首诗的回应。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深深的敬意。

第一句“江国骚人不耐秋”,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厌恶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落寞。秋天常常被视为一个凄凉的季节,而江国则更是远离繁华之地,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更加孤单和寂寞。

第二句“夜吟清句晓相投”,则是诗人对毛君诗歌的赞美。他认为毛君的诗歌如同清泉一般洗涤了他的心灵,让他在深夜里找到了共鸣和慰藉。这种情感的交流使得两位诗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第三、四句“锋藏岂愿囊中脱,尾断终非俎上羞”,则是对毛君诗歌风格的进一步赞赏。毛君的诗歌锋芒内敛,并不追求名利,他的诗歌更像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品格的体现。这种风格让诗人感到非常欣赏,认为它既不会落入俗套也不会显得庸俗。

第五、六句“择地何年真得意,餔糟是处可同游”,则是对毛君人生哲学的进一步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得意并不是通过外在的炫耀和攀比来实现的,而是在适合自己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同时,他也认为饮酒作乐也是一种享受人生的方式,只要自己觉得愉快就可以去做。

最后一句“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则是对友情的再次强调。诗人认为虽然他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关心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他相信即使身处异地,他们的心灵也能相通。同时,他也认为世事无常,人事难料,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和焦虑。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内心,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能够赢得朋友的尊重和信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