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卖酒江南市,日莫归为江北人。
禅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
每惭菜饭分斋钵,时乞香泉洗病身。
世味渐消婚嫁了,幅巾绛褐许相亲。

【注释】

朝来:早晨。卖酒:做酒生意。江南市:指江南的街市。莫:太阳下山。圣寿:指僧人圣寿和尚,作者的朋友。聪长老:指作者的好友聪禅师。方子明:作者的朋友。浴头:洗头发。笑语:欢笑。移刻:顷刻之间。岁月既久:日子久了。作一诗记之:作诗来记下这件事。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记述了一次去拜访朋友的经历。他早上来到江南的街市上卖酒,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遇见了他朋友圣寿和尚、聪禅师和方子明,和他们一起洗头发、谈笑风生。作者对这种生活感到满足和快乐,觉得这种生活是值得珍惜和留恋的。

首联“朝来卖酒江南市,日莫归为江北人。”写自己清晨到江南市场卖酒,傍晚时回家,因为家乡在江北。这里“朝来”与“日莫”对应,说明时间是早和晚,而地点则是江南和江北;“卖酒”与“归为”对应,表明自己卖完酒后回家,而回家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是来自江北的。这一联写出了作者一天的生活轨迹。

颔联“禅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禅老”是指作者的好朋友圣寿和尚。“参请”是指向圣寿和尚求教。“渔舟”指的是作者的好朋友方子明。“往来频”指作者经常和圣寿和尚、方子明等人在一起。这两句是说,虽然圣寿和尚和方子明都是出家人(禅宗),但是作者并不嫌弃他们常常来请求他的教诲;同时他也经常和圣寿和尚、方子明等人一起来往,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颈联“每惭菜饭分斋钵,时乞香泉洗病身。”“菜饭”指简单的饭菜。“斋钵”是僧人用的餐具。“香泉”指香炉里的水,佛教徒用来漱口洗身体。“病身”指的是自己的身体不好。这两句意思是,作者总是感到惭愧,因为他的饭菜简单,只能分给大家吃,他自己则只能用香炉里的水煮着吃;他也经常向圣寿和尚和方子明等人讨药喝,以便洗治病体。

尾联“世味渐消婚嫁了,幅巾绛褐许相亲。”这里的“世味”指世间的味道,也就是世俗的味道。“姻嫁”指的是婚姻。“幅巾”是一种用布做的头巾。“绛褐”是指深红色的衣服。这两句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世俗的事情渐渐淡薄,不再追求那些事情了,于是也就不再考虑婚嫁的事情了;而且作者也不再需要戴头巾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不戴头巾,而是披着一幅红布做成的头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即人应该过一种简朴清贫的生活,不必过于追求名利财富,也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人情事理。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绘自己在南北方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和赞美,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