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
犬牙舂米新秋后,麦粒烝茶欲社天。
冠盖只今成弃物,杉松他日记栽年。
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诗人与友人黄庭坚的交往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首句“水竹”二字,点明诗人所居之景,即水竹掩映,自成一川。次句写茅屋炊烟,以见其生活简朴。第三句承上启下,写新秋后犬牙般参差不齐的麦子,蒸成茶饭,欲社日祭祀天地。第四句写友人黄庭坚弃官归隐,诗人羡慕不已,并有“笑我劳生在”之感。末二句写自己被呼而睡,衣为颠仆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但意境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水边竹影掩映着一条小河,日出后茅屋才升起炊烟。新秋时节,犬齿般的麦苗,舂成了新米的饭食,准备祭祀天地。如今你已放弃官职回归田园,我却羡慕不已,常常为此而发笑。你被唤而睡,衣裳颠倒,衣襟飘散,我则倒地而卧,衣襟翻卷。赏析:“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这两句写诗人所居之景,即水竹掩映,自成一川。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水边的竹林,遮住了一片流水,仿佛是一道屏障,把诗人居住之地隔离开。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竹子苍翠青绿,郁郁葱葱。当太阳升到正午,茅屋才升起炊烟,可见这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简朴。“冠盖只今成弃物,杉松他日记栽年。”“冠盖”一词本指帽子和车子,这里泛指官员或权贵。诗人用“冠盖”一词来表示自己与权贵们的隔绝,也表明了自己的高洁品格。“杉松他日记栽年”,杉树和松树都是生长缓慢、寿命很长的树木,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长得又高又大。这里借杉树和松树来比喻诗人自己的高尚志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这两句写诗人被呼而睡,衣襟翻卷。“卯”是中国古代计时的方法,十二辰之一(指早晨)。“衣为颠”意谓衣服都翻卷起来,形容诗人睡得特别熟,以致被呼叫时都没有反应。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失眠,听到朋友召唤却毫无反应,只能衣襟翻卷,衣服凌乱,表现出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