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冠盖盛临川,直亮推公益友先。
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
崎岖处世曾何病,奔走成功亦偶然。
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

【注释】

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这是两首挽歌,为陈宪大夫而作。挽词是古代一种哀悼死者的诗歌。“陈宪”是宋代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曾任尚书左丞等职。这两首诗是陈宪去世后所作悼念之辞。冠盖:车马。这里指官员们纷纷前来吊唁的情景。直亮推公益友先:意即正直无私,与人为善。直:正直。

淡泊:淡泊名利。朱丝:红色的丝线,这里代指官服的颜色。少味:缺少滋味。

萧疏:形容竹子长得稀疏。翠竹:绿色的竹子,这里指陈宪生前喜欢种的一种竹子。久弥鲜:长久以来更加新鲜。

崎岖:曲折不平,比喻世事艰难。曾何病:过去有什么困难?曾经:过去。

奔走成功亦偶然:奔波努力,取得成功也是出于偶然。奔走:奔波努力。

天理更疏终不失:天道公平,尽管陈宪生前淡泊名利,但终究没有失去天理的庇佑。天理:上天的道理,泛指天道、命运。更疏:更加公平。

雍雍:和乐的样子。今见:现在看见。子孙贤:后代子孙都很贤能。

【赏析】

这两首挽歌,是为陈宪大夫而写,表达了作者对陈宪的敬仰。

第一首开头两句,诗人首先描写了陈宪生前的仕途生涯,当时他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地位很高,他的为人也正直无私,与人为善。诗人用“直”和“公”来形容陈宪,表示他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公正无私的执着追求。

诗人描述了陈宪的生活状态,他虽然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但他却淡泊名利,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是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陈宪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诗人转向对陈宪的评价,认为他在官场上能够做到清廉奉公、公正严明,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里的“直亮推公”,就是赞美陈宪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陈宪的品质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认为陈宪在官场上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陈宪的崇敬之情,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楷模。

第二首开头两句,诗人回顾了陈宪一生的事迹,描绘了他生前的风采。诗人通过这些事迹,展现了陈宪的人格魅力和人生价值。

诗人描述了陈宪的生活状态,他虽然身处高位,但是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风格,不为名利所动。这两句诗既体现了陈宪的品德操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诗人转向对陈宪的评价,认为他在政治生活中能够坚守原则,不受诱惑,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里的“淡泊”二字,正是评价陈宪的关键。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陈宪的品质,认为他虽然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却从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心态。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陈宪的品质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认为陈宪虽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他仍然能够坚持下去,取得最终的成功,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陈宪的生平事迹和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陈宪的人格魅力和人生价值。同时,也通过赞颂陈宪的品质和成就,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