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冠裳四十馀,同官早岁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住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注释】

①郭尉:指唐代诗人郭子仪。

②惇夫:即郭子仪的儿子郭承庆。

③琳上人:即郭子仪的僧人好友,名不详,号琳上,以诗闻名。

④次韵:诗歌的一种体裁,是按照前人或他人的原题(词牌)填写自己的诗篇。

⑤同官:同朝为官。

⑥山居:隐于山林。

⑦袖有幽僧数纸书:郭子仪在朝中任职,但与琳上人有深厚的友谊,常常给琳上人写信。

⑧一廛:古代计量单位。

⑨五斗米:古时一种粮食,用来度量官员俸禄的标准。

⑩脱粟藜羹:指粗茶淡饭。

⑪自如:随心所欲。

【赏析】

此诗应是郭子仪任陕西、四川节度使时写的,当时他与琳上人的友情十分深厚,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互相勉励。

首句“强冠裳四十馀”,写自己年已半百,勉强穿着官服,四十馀岁。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五十余岁了,但依然担任着重要的官职,仍然要装束整齐,穿戴好官服,以适应官场的规矩。

二句“同官早岁亦山居”,说自己和琳上人在年轻时都曾经过隐居的生活。这里说的“同官”是指郭子仪和琳上人是同时代的人,他们曾经一起隐居过,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这里的“亦山居”是指他们的隐居生活也是在山林之中。

三句“朝来过我三竿日”,写自己早晨经过琳上人住所的时候,发现琳上人家中有几只鹤在飞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上经过了琳上人的住所,看见几只鹤在飞翔,好像是从空中飞过的一样。这里的“三竿日”指的是早晨的时间,也就是太阳刚升起来的时间。

四句“袖有幽僧数纸书”,写琳上人送给郭子仪几封书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琳上人送给郭子仪一些信笺,这些信笺上面写着一些诗句。这里的“幽僧”是指琳上人,他是一个喜欢写诗的僧人。

五至八句“家住一廛何计反”,写自己住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这种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自己居住在一个小地方,没有办法能够摆脱这种贫困的生活,只能安于现状。这里的“一廛”是指一个小小的地方,用来指代贫穷的生活环境。

九至十一句“官供五斗未应无”,写自己担任官职,供给五斗粮食,还没有达到应该得到的程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担任官职,但是供给的粮食还不足五斗,还没有满足应有的标准。这里的“五斗”是指五斗粮食,用来表示官员的俸禄标准。

十二句“闻渠秋后来相访”,写听说琳上人秋天以后要来访自己。这句话中的“渠”是指琳上人,是一个称呼。这里的“秋后”是指秋季的时候,也就是秋天来临的时候,这个时候是琳上人将要来访的时候。

十三至十四句“脱粟藜羹只自如”,写自己只有粗茶淡饭,才能吃得下脱粟的藜羹,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只有粗糙的食物才能吃饱,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这里的“脱粟”是指脱粒的谷物,是用来指代粗茶淡饭的。

这首诗通过郭子仪与琳上人之间的交往,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郭子仪对于琳上人的敬重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对于友情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