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江湖久惰慵,安排谁置从官中。
粗疏空与延和对,开纳初还贞观风。
二鄙兵消真帝力,四方雨足自天功。
时将一勺倾沧海,漫使人知达四聪。

这首诗是苏轼对北宋时期宰相文彦博(字光庭)的次韵诗,表达的是对他的赞赏和支持。

首句“放浪江湖久惰慵”,表达了苏轼对于文彦博长期在官场上的倦怠态度的不满和批评。这里的“放浪江湖”意味着他希望文彦博能够放下名利,回归自然,不再被官场上的事情所困扰。

第二句“安排谁置从官中”,则是表达了苏轼对于文彦博在官场上的决策能力的质疑。他认为文彦博的从官应该由他自己来安排,而不是由他人来决定。

第三句“粗疏空与延和对”,表示了苏轼对文彦博处理政务的态度的不满。他认为文彦博的处理方式过于粗糙,没有深入思考。同时,他还认为文彦博的处理方式也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情况。

第四句“开纳初还贞观风”,则是表达了苏轼对于文彦博政治手腕的认可。他认为文彦博能够采纳不同的意见,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种政治手腕正是唐太宗时期的风范。

第五句“二鄙兵消真帝力”,则是赞扬了文彦博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他认为文彦博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是皇帝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他的个人能力。

第六句“四方雨足自天功”,则是赞美了文彦博的政治成就。他认为文彦博治理国家的能力就像自然界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这是自然的恩赐,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努力。

第七句“时将一勺倾沧海,漫使人知达四聪”,则是表达了苏轼对于文彦博智慧和能力的高度评价。他认为文彦博的智慧就像一勺水能够倒满大海一样,而他的聪明才智也能让人们明白。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文彦博的赞誉,表达了苏轼对其才能和智慧的高度认可。他不仅赞扬了文彦博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成就,还表达了对他处理事务方式的理解和认同。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敬仰之情,展现了苏轼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崇高品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