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注释】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这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七月写的一首诗,是写给苏轼的一首。次韵:即和诗,是跟原作者的诗相呼应。子瞻:指苏轼,苏轼别号东坡。炎陬:炎热的地方,这里指成都。虚阁:空荡的屋宇。回看:回头看。野寺山溪隔:野寺隔着山溪,形容山势高峻。卧觉:躺着睡觉。炊:做饭用的器具。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荔支(荔枝)颜色深红,樱桃、枣子的颜色浅淡,这里用荔枝比喻深红色的荔枝,用樱桃、枣子比喻浅红色的樱桃,用桂花酒比喻醇白色的美酒,用玉石比喻珍贵的宝物。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想改变到北方去应该还不晚,不知道南方的迁移日子已经很长了。峤北:指岭南地区,即今天的广西一带。峤,山名。
【译文】
客人一到炎热的地方就感到暂时凉快,江上的风吹着空空的阁楼下雨打湿走廊。回头一看野寺山溪相隔,躺着睡觉闻到早晨饭香。荔枝深红像樱桃一样浅红,桂花酒纯白如同玉石一般洁白。想到要改变到北方去应该还不晚,不知道南方的迁移日子已经很久。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于宋神宗熙宁四年七月间给苏轼的一封书信,是他写给苏辙(字子由)、苏迈的两首词作,其中第一首就是这首《次韵子瞻连雨江涨》。此诗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酬答之作,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是说:客人一到炎热的地方就感到暂时凉快;江上的风吹着空空的阁楼下雨打湿走廊。这两句诗写出了客人来到炎热之地时的感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三、四句是说:“回头一看野寺山溪相隔 , 躺着睡觉闻到早晨饭香。”这两句诗描绘了客人在野寺中醒来后看到的景色,也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关心之情。
五、六两句是说:“荔枝深红像樱桃一样浅红,桂花酒纯白如同玉石一般洁白。” 这两句诗将荔枝和樱花进行了比较,将桂花酒和玉器进行了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是说:“想到要改变到北方去应该还不晚 , 不知道南方的迁移日子已经很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