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颍求归今几时,布衣犹在老刘师。
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传音问不须疑。
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
蔡州壶公观刘道士
思颍求归今几时,布衣犹在老刘师。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昔葬衣冠今在否,近传音问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注释译文: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蔡州壶公观刘道士》,描绘了他对刘道长的仰慕之情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回忆。
- “思颍求归”指的是作者思念家乡、渴望回归的心情。在这里,“思颍”可能是指对家乡颍水的思念,而“求归”则表达了他想要回归故土的愿望。
- “布衣犹在老刘师”中的“布衣”可能指的是普通百姓或平民,而“老刘师”则指年长的刘道长或刘道渊师傅。这里的描述表明,尽管刘道长已是一位年迈的长者,但他仍然保持着学者的风貌和智慧。
- “龙章旧有世人识”的“龙章”可能指的是刘道长身上的某种标志或印记,这些标志或印记可能是由古代帝王赐予的印章或其他象征地位的物品,代表着他的尊贵身份。而“世人识”则意味着这些标志或印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 “蝉蜕惟应野老知”的“蝉蜕”可能指的是蜕变或转变。这里的描述表明,只有像刘道长这样的隐士或野老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变化的过程,并能够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
- “昔葬衣冠今在否”中的“葬衣冠”可能指的是将死者的遗体安葬或埋葬。而“今在否”则表示这种葬仪是否还存在或者是否仍在继续进行。这里的描述暗示着某种传统的丧葬仪式或习俗仍然被延续和传承着。
- “近传音问不须疑”中的“近传”可能指的是最近的消息或传闻。这里的描述表明,虽然人们可能会传播一些消息或谣言,但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或误解这些信息。
- “曾闻圯上逢黄石”的“圯上”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或场所,如黄石山或黄石庙等。这里的描述表明,曾经有人在那里遇到了一位智者,这位智者就是传说中的黄石公。而“遇黄石”则表示与这位智者相遇并得到了指导或教诲。
- “久矣留侯不见欺”中的“留侯”可能指的是张良,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谋士和将领。这里的描述表明,尽管他已经去世很久,但是人们仍然可以相信和依赖他的经验或教诲。同时,也强调了对历史人物的信任和尊重。
赏析:
此诗通过对刘道长的赞美和回忆,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元素来增强诗歌的深度和美感,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和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