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窜逢公弄水亭,北归留我阖闾城。
壮年不见日千里,馀论犹惊敌万兵。
简册何人知造膝,边防触处竦先声。
伤心系舸城东地,目断安知有死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他曾任左拾遗和凤阁舍人,后被贬为润州司马。他在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江边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友情和感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滕达
- “滕达”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同事,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名字。在这里,“滕达”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名字,用以代表一个特定的人物。
- 南窜逢公弄水亭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作者在南方遇到一个朋友,并一起来到了一个名叫“弄水亭”的地方。这个地方很可能是一个水边的亭子,供人们休息、欣赏风景。
- 北归留我阖闾城
- 这句话描述了另一个人的遭遇。这个人向北返回,并留了下来,与作者一起回到了一个叫做“阖闾城”的地方。阖闾城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城市。
- 壮年不见日千里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担忧。他担心这位朋友在壮年时期,没有看到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或落下的景象,因为太阳的距离非常遥远。这句话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馀论犹惊敌万兵
-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对朋友的评价。他认为这位朋友虽然已经年老,但仍有值得赞扬的地方,他的余论(指未说完的话或见解)仍然能让人感到震惊,就像面对一支拥有大量兵力的敌人一样。这句话也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 简册何人知造膝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怀念那位朋友曾经与他分享智慧和经验的时刻,就像坐在他膝盖旁一样。简册指的是书信或笔记等文字记录,造膝则是一种亲密的坐姿,表示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 边防触处竦先声
-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对国家防务的关注。他关注着国家的边防情况,并且认为每一次的军事活动都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竦先声意味着激发人们的斗志和信心,为国家的防御事业做出贡献。
- 伤心系舸城东地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悲伤。他将自己的心情比作一艘船只,将船只系在城东的位置,象征着他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这里的“伤心”表示内心的情感波动,而“系舸”则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 目断安知有死生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感悟。他意识到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他只能通过目光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之情。这句话也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朋友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友情和生活的不同看法。其中,滕达的南窜逢公弄水亭和北归留我阖闾城分别代表了他们的不同生活轨迹,而壮年不见日千里和馀论犹惊敌万兵则表达了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朋友才华的赞赏。简册何人知造膝和边防触处竦先声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防务的关注以及他对友情的重视。伤心系舸城东地和目断安知有死生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悲伤以及对生死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