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箫起灭中。
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
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
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诗句解析:
- 春尽 - 春天结束,万物凋零。
- 春风过尽百花空 - 春风过去,百花凋零。
- 燕坐笙箫起灭中 - 安静地坐着,音乐声在耳边轻轻响起又消失。
- 树影连天开翠幕 - 树木的影子连接天空,如同打开的绿色帷幕。
- 鸟声入耳当歌童 - 鸟儿的歌声听起来像在唱歌的孩童。
- 楞严十卷几回读 - 楞严经十卷,读了几遍还觉得不够。
- 法酒三升是客同 - 喝了三升法酒,和客人一起品尝。
- 试问邻僧行乞在 - 试着问问邻居和尚,他在哪里乞讨。
译文:
春风过去,百花已无,我静静地坐着,听到笙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又消失。
树影连绵至天际,仿佛打开了绿色的屏障。小鸟的歌声清脆悦耳,像是孩童在唱歌。
楞严经我已经读了十卷,仍然觉得不满足。喝下三升法酒,与客人共同品味。
我问旁边正在乞讨的和尚,他在何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春日午后,通过自然景象和声音感受春天的消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意象来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春尽”和“燕坐”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心境变化,而“树影连天”和“鸟声”则增添了一份静谧和和谐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