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换中庭三尺土,漫种数丛千叶花。
造物不违遗老意,一枝颇似洛人家。
名园不放寻芳客,陋巷希闻载酒车。
未忍画瓶修佛供,清樽酌尽试山茶。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

  • 未换中庭三尺土,漫种数丛千叶花。

  • “中庭”指的是庭院,“三尺土”指庭院中的土壤面积,“漫种”表示随意地栽种,“数丛”表示几株。整句意思是,没有替换掉庭院中的三尺土地,而是随意地种植了数株开满花瓣的牡丹花。

  • 注释:描绘了诗人随意在庭院中种植牡丹花的场景。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 造物不违遗老意,一枝颇似洛人家。

  • “造物”指的是大自然,“遗老”是指年事已高的人,“洛人家”是指洛阳的富家。整句意思是,大自然并没有违背年老者的心意,而这一枝牡丹花的形态非常像洛阳的富家。

  • 注释:描绘了大自然与年长者之间的和谐共存,牡丹花与洛阳富家的相似性。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 名园不放寻芳客,陋巷希闻载酒车。

  • “名园”指的是有名的园林,“寻芳客”是指喜欢赏花的人,“载酒车”是指载着美酒的车辆。整句意思是,有名的园林中没有让寻芳客停留欣赏的地方,而简陋的巷子里很少有人听到载着美酒车辆的声音。

  • 注释:描绘了名园和普通巷子的不同氛围。

  • 赏析:通过对比名园和陋巷,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感慨。

  • 未忍画瓶修佛供,清樽酌尽试山茶。

  • “画瓶”指的是精美的瓷瓶,“佛供”是指佛教仪式上的供品,“清樽”指的是清澈的酒杯,“山茶”是一种茶叶。整句意思是,不忍心把精美的瓷瓶用来供奉佛陀,而是用它来品尝山上的茶叶。

  • 注释:描绘了诗人对佛教仪式的不屑一顾,转而享受自然之美。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