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夸早岁,落笔尽成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注释】

  1. 法曹:官名。唐御史台设左、右肃政台,分别置肃政台御史大夫,又置司直,掌纠察官吏不法及受贿赂。张正彦曾任此职。
  2. 侍郎:指御史中丞,即肃政台御史大夫。
  3. 通经:精通儒家经典,以儒术为业。
  4. 夸:夸耀。
  5. 落笔:落笔成文,即下笔成章。
  6. 试剧: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等科目。
  7. 何轻锐:何其轻捷锋利。
  8. 大府:朝廷或官府。
  9. 知力竭:才智耗尽。
  10. 师说:指《论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送别好友张正彦法曹时写的一首赠别之作。全诗四韵,每句七字,押平声韵,格律整齐,对仗工稳,流畅自然。
    首联写相见之喜:“相携谒侍郎”,言二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通经”二句写张正彦早有才学,文章出众,“落笔尽成章”一句赞其才思敏捷,文思泉涌。“试剧”两句写他参与科举考试,才华横溢,一举成功。
    颔联写张正彦的抱负与志向:“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言其在科举及第之后,参加朝廷考试,成绩优异;进入官场以后,更是激情满怀,奋发有为。
    颈联写张正彦的遭遇与感慨:“三年知力竭”,意谓他在仕途上历经三年而才智已尽,无法再有所作为;“大府觉才长”,则感叹朝廷官员对其才能的赏识和提拔,使他更加感到自己的才能增长。
    尾联写离别之情与祝愿:“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言二人虽为知己,但在功名利禄的追求上却各有所得,张正彦已功成名就,而诗人自己尚未得到应有的成就。“归赀”二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哀愁。最后两句,诗人用《师说》中的“师道之尊,师传之道”来勉励友人珍视师友情谊,继续努力学习。全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敬佩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与鼓励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