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泗河深,晓日轻舟发。
帆开送客远,城转高台没。
居人永瞻望,归意何仓卒。
公来初无事,丰岁多牟麦。
铃阁渡清风,芳樽对佳客。
登临未云压,谈笑方自适。
朝廷念黧老,府寺虚清剧。
何以寄风流,江山绕官宅。

【注释】

泗河:指流经徐州的泗水。

晓日轻舟发:清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江上的船只开始启航。

帆开送客远:船帆张开,送别客人远去。

城转高台没:随着江水东流,高高的城楼逐渐被淹没在江水之中。

居人永瞻望,归意何仓卒:家乡的人永远在望着远方,而我的回归之意却如此仓促。

公来初无事:您的到来本无大事。

丰岁多牟麦:丰收之年总是粮食充足。

铃阁渡清风:在铃阁渡口吹着清风。

芳樽对佳客:摆上美酒招待尊贵的客人。

登临未云压,谈笑方自适:登上高处时,云雾尚未遮住视线,谈笑自得。

朝廷念黧老,府寺虚清剧:朝廷思念我这个鬓发已经花白的老臣,府署中事务繁忙,清闲的日子很少。

何以寄风流,江山绕官宅:我用什么方式表达我的志向和风采呢?只有这江山美景环绕着我的官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送友人到徐州任所,并留作别赠时的作品。诗题中的“送”字表明诗人是在送别的场合写这首诗的。

首联写诗人送别朋友的场面。夜雨洒在泗水上,显得更加深沉,第二天一早,轻舟启航,友人就要离去了。一个“深”字,写出了夜雨的连绵不断以及给人们造成的压抑之感。“晓”,点明时间,与前句的“夜”相呼应。“轻舟发”,暗示友人即将乘舟离开。一个“开”字,又表现出友人的从容不迫。二联写送友远行。“帆开”、“送客”、“城转”,三个动词连用,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送别的动人画面。“城转”两句写远景,把视线引向远方。三联写诗人自己的心情。“居人”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台上目送友人远去时的惆怅之情。“归意”两句,写诗人内心的喜悦。“仓卒”,形容心情的急迫,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四联写饯别的宴会。“公来”两句,点明友人到来的缘由——并无重要事情;而“丰岁多牟麦”,则暗寓对友人的祝福之意。“铃阁”、“芳樽”两句,点明宴席的地点。“登临”两句,写诗人在宴席上的畅快心情。最后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朝廷”两句,写诗人希望友人在朝廷得到重用。“府寺”两句,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五、六联写赠别诗的特点。“何以寄风流”,是说赠别诗要表现诗人自己的风流才气;“江山绕官宅”,则是说赠别诗要表现诗人所处的环境。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自然,风格清新俊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