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
胡为井中泉,涌浪时惊发。
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
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
诗句:
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
译文:
江水被浮云笼罩着,岸边峭壁耸立如青铁。
赏析:
此诗开篇即描写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用”江波浮阵云”和”岸壁立青铁”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江景图。其中”江波”和”岸壁”作为自然物象,通过与”阵云”和”青铁”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这种运用自然物象进行对比的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那波澜壮阔的江水与陡峭的岸边。
第二句”胡为井中泉,涌浪时惊发”则转向了对人世的思考,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却无人欣赏,反而让泉水在波浪中时而被惊醒。这里的“胡为”,可以理解为为何会这样,带有一些无奈和疑惑的情绪。同时,“涌浪时惊发”描绘了波浪拍打井口时泉水激荡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感叹。
第三句”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则是对前两句的回应。在这里,“水性”指的是江水的流动特性,“无定”表示其变化无常。然而,正是这些无常的水流最终找到了它的归宿——那就是平静而清澈的水底。“得止自澄澈”揭示了自然界的一种平衡与和谐,即使变化无常,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哲理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
尾句”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起源与存在的哲学问题。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她修补了因人类活动导致的“天地裂”。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女娲”作为引子,寓意着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那些看似脆弱、易碎的事物,也自有其存在的理由。这不仅仅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宇宙秩序的肯定。
《江州五咏其二浪井》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宇宙秩序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江水、岸壁、泉声等自然景象的描述,以及对人性、自然规律的探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值得人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