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新诗锦一端,掉头吟讽识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朗咏扁舟笑杏坛。
间发笙簧犹可拟,弃捐斤斧定知难。
继君高韵君应笑,咀嚼归途久据鞍。

诗句释义

1 一卷新诗 - 描述的是一卷新作的诗歌,可能是吴厚秀才赠予的礼物。

  1. 掉头吟讽识芳酸 - 指阅读或品鉴诗歌,感受到其中的芬芳与酸涩。
  2. 哀歌永夜悲牛角 - 描述了一首哀婉的诗,可能以夜晚、牛角作为象征,表达一种深沉的悲哀。
  3. 朗咏扁舟笑杏坛 - 在明朗的歌声中,对扁舟和杏坛(古代教育场所)进行描绘,可能带有轻松愉快的气氛。
  4. 间发笙簧犹可拟 - 虽然笙簧乐器偶尔发出声响,但仍能勉强模拟出诗意的韵味。
  5. 弃捐斤斧定知难 - 放弃使用砍伐工具,知道此事很难办到。这里比喻诗歌创作不易,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技巧。
  6. 继君高韵君应笑 - 如果你能够继承并发扬这种高雅的风格,你将会得到朋友的称赞。
  7. 咀嚼归途久据鞍 - 比喻自己反复咀嚼着诗歌中的哲理和情感,久久不能放下,仿佛骑着马在旅途中。

译文

一卷新诗如锦一端,我低头吟诵品味其中芬芳与酸涩。深夜里悲伤如牛角声,我在明亮的歌声中畅快地歌唱。有时笙簧间发出声音,尽管稀少但依旧可模拟诗意。放弃砍伐的工具,知道此事难以实现。继承并发扬这种高雅的风格,你应当会为我喝彩。

赏析

这首诗是回应吴厚秀才的赠诗之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首句“一卷新诗”简洁明了,直接进入主题;接着通过“掉头吟讽识芳酸”描绘了读者在欣赏诗歌时的心境变化和感受,既体现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展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敏锐捕捉;“哀歌永夜悲牛角”和“朗咏扁舟笑杏坛”分别用夜晚的悲歌和阳光下的朗朗诵唱来比喻不同情境下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两句则从个人角度出发,强调了诗歌创作的艰难与美好,以及诗人对于这种创作的执着追求和珍视。整体来看,此诗既有对传统诗歌形式的赞美,也有对创新和实践的要求,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