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生非所长,儿女惊满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载朱毂。
因缘挂罪罟,未许即潜伏。
空馀读书病,日与古人逐。
老妻怜眼昏,入夜屏灯烛。
上官念贫寠,时节馈醪肉。
衰年类蒲柳,世事剧麻粟。
数日望归田,寄语先栽竹。
文章亦细事,勤苦定何足。
君诗四相攻,欲看守陴哭。
愧无即墨巧,不解火牛触。
自非太学生,雕琢事干禄。
安心已近道,闭口岂非福。
胡为调狂词,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舌下漱白玉。
作诗虽云好,未免乱心目。
奕秋教二人,不取志鸿鹄。
摩诘非不言,遗韵寄终曲。

此诗是作者与好友孔平仲的酬答之作。

我们来逐句解释:

  1.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这是一首由作者写给孔平仲的诗歌。次韵意味着这首诗是回应孔平仲之前的作品。
  2. “治生非所长,儿女惊满屋。”:这里的“治生”指的是处理家务、管理生计。而“非所长”则表明这不是作者的长处或擅长之事。家中的孩子们让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惊慌和混乱,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琐事的无奈与困扰。
  3. “作官又迂疏,不望载朱毂。”:这里“迂疏”意为迂腐,不合时宜。作者表示自己虽想当官,但因性格或行为方式显得过于保守,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他并不奢望自己的仕途能如愿以偿,而是希望能够像古代贤者那样,被载于车毂之上。
  4. “因缘挂罪罟,未许即潜伏。”:这里的“罪罟”指罗网,比喻困境或灾难。作者说自己因为某种因缘,可能成为他人的罗网,无法轻易地逃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愿屈服于困难,渴望自我救赎的愿望。
  5. “空馀读书病,日与古人逐。”:这里,“读书病”指的是因读书过多而感到身体不适或心烦意乱的状态。而“日与古人逐”则是说作者每天的生活都是与古代的圣贤为伴,追求学问与道德的提升。
  6. “老妻怜眼昏,入夜屏灯烛。”:此处描述了家中的老妻因年老视力不佳,需要依靠灯光来照顾生活。这反映了家庭的艰辛和岁月的痕迹。
  7. “上官念贫寠,时节馈醪肉。”:这里的“上官”指的是官府,“念贫寠”则是指同情或怜悯贫穷的人。官府时常送来酒肉等食物,体现了官府对百姓的关爱。
  8. “衰年类蒲柳,世事剧麻粟。”:通过“衰年”和“剧麻粟”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生晚年的衰老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9. “数日望归田,寄语先栽竹。”:这里的“归田”指的是回归田园生活。作者在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希望能回到自己的田地中去,享受宁静的生活。而“寄语先栽竹”则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希望在新的家园中种上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生命力。
  10. “文章亦细事,勤苦定何足。君诗四相攻,欲看守陴哭。”:这里指出虽然创作诗文是一件细致且辛苦的事,但努力和坚持是值得的。同时,作者还提到了对友人创作的批评和回应,以及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
  11. “愧无即墨巧,不解火牛触。”:这里的“即墨巧”指的是齐国名相管仲的机智和谋略。但作者认为自己并没有这种能力,无法像管仲那样巧妙地解决问题。而“火牛触”则是一种勇猛的行为,但作者觉得自己做不到这样勇敢地面对困难。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家庭生活的琐碎和艰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挣扎。同时,通过对友人的诗歌进行批评和回应,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个性。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