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诗句释义】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译文】
(首)破掉的蒸笼不再去看,那是因为他已没有对蒸笼的爱心。
(次)舍弃美玉却背负着婴儿,这才看出他对子女的深爱。
(颈)虽然知道世间万物都不是自己,为什么还有做不到的本领呢?
(尾)一旦离开了人间世界,长久地遭受外界事物的侵扰。
早晨和喜怒交加在一起,晚上又受宠爱和侮辱的折磨。
这四样东西都经受不住,唯有生死却从未体验过。
如果不经过烈火的焚烧,怎能算是真正的金子?
抛弃了父母子女的关爱,永远居住在旃檀林中。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儿子苏过的劝诫诗。诗人在诗中以破甑喻人,以弃璧喻子,以烧金喻父爱,以旃檀喻佛性,通过这些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深深期望和谆谆教诲:要珍惜亲情之重,不可抛弃父母的养育之恩;要珍视亲情,不应因自己的过错而伤害父母;要珍惜亲情,要经得起考验,即使受到挫折也要坚强面对;要有大无畏精神,要能经得起考验,才能成就大事业。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用典贴切自然。作者用“破甑”、“弃璧”等典故来比喻自己和儿子的处境,用“三界”、“百物”、“生死”等词句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儿子深深的期许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