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
道人无室家,心迹两萧然。
我住西湖滨,蒲莲若云屯。
幽居常闭户,时听游人言。
色香世所共,眼鼻我亦存。
邻父闵我独,遗我数寸根。
潩水不入园,庭有三尺盆。
儿童汲甘井,日晏泥水温。
及秋尚百日,花叶随风翻。
举目得秀色,引息收清芬。
此心湛不起,六尘空过门。
谁家白莲花,不受风霜残。
译文
盆池中的白莲生长在淤泥中,清浊并不相干。
道人无家室,心迹两萧然。
我住在西湖边,蒲莲像云屯。
幽居常闭户,时听游人言。
色香世所共,眼鼻我亦存。
邻父悯我不遇,遗我数寸根。
潩水不入园,庭有三尺盆。
儿童汲甘井,日晏泥水温。
及秋尚百日,花叶随风翻。
举目得秀色,引息收清芬。
此心湛不起,六尘空过门。
谁家白莲花,不受风霜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盆池中白莲的喜爱以及对其独特品质的欣赏。通过对白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1. 白莲与淤泥的对比
- 白莲生长:“白莲生淤泥”暗示着白莲虽然生长在不完美的环境(淤泥)中,却展现出超凡的美丽。这种“不相干”的对比强调了白莲的纯洁性和超脱性。
2. 道人的心态
- 道人无室家:”道人无室家”反映了道人生活的简朴和超脱。这里的“萧然”一词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超然的感觉,与前一句的“不相干”形成呼应。
3. 诗人的生活态度
- 我住西湖滨:诗人将自己比作居住在西湖边的白莲,象征着高洁和纯净。通过与白莲的比喻,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4. 对外界环境的描写
- 邻父闵我独:描述了邻居对于诗人独自居住的同情,反映出社会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认同和支持。
5. 自然美景的赞美
- 色香世所共:强调了白莲的美丽不仅在视觉上吸引人,其香气也能让人陶醉。
6. 自我修养的追求
- 眼鼻我亦存:通过提及自己的感官体验,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7. 对白莲特性的赞赏
- 此心湛不起,六尘空过门:”六尘空过门”形象地说明了诗人的内心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也能保持心灵的清净。
8. 对白莲命运的感慨
- 谁家白莲花,不受风霜残:最后一句是对白莲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诗人自身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