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平生,以书为累。
夜灯照帷,未晓而起。
百骸未病,两目告瘁。
决明虽良,何补于是。

【注】:

  1. 老人平生,以书为累:指读书人一生离不开书籍。
  2. 夜灯照帷,未晓而起:夜晚点灯,直到天亮才起床。
  3. 百骸未病,两目告瘁:指身体尚好,但眼睛已显疲惫。
  4. 决明虽良,何补于是:指虽然决明有益,但对这种状况却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因过度用眼而感到疲劳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期望和压力。
    一、二句“老人平生,以书为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生活的感慨。在古代社会中,读书人的生活往往被期望着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智慧,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这种期望往往给读书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承受着身心的疲惫。
    三、四句“夜灯照帷,未晓而起”则进一步揭示了读书人的生活困境。夜晚点灯读书,直到天明才起身,这既体现了读书人的勤奋好学,也反映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这种困境不仅来自于繁重的学业和无尽的求知欲,还来自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压力。
    五、六句“百骸未病,两目告瘁”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身体状况的担忧。尽管身体尚好,但双眼却已经疲惫不堪,这无疑是对身体的一种摧残。这种摧残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由于长时间沉浸在书籍世界中所导致的。
    七、八句“决明虽良,何补于是”则指出了读书人即使采取了一些方法来缓解眼部疲劳,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读书本身,而非其他方法所能改变。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读书人的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期待和压力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反映了读书人在追求知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以及他们对自身状态的关注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