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新堂,中庭萧然,双柳对峙。
春阳既应,千条万叶,风濯雨洗。
如美妇人,正立栉发,发长至地。
微风徐来,掩冉相缪,乱而复理。
垂之为缨,绾之为结,屈伸如意。
燕雀翔舞,蜩蜇嘶鸣,不召而至。
清霜夜落,众叶如剪,颜色憔悴。
永愧松柏,岁寒不改,见叹夫子。
聊同渊明,攀条啸咏,得酒径醉。
一廛粗给,三黜不去,亦如展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
双柳(注释:指庭中两株柳树)
我作新堂(注释:我在建造一座新的屋子)
中庭萧然(注释:庭院中寂静无声)
双柳对峙(注释:两株柳树并排生长)
春阳既应(注释:春天的阳光已照在树上)
千条万叶(注释:无数的枝条和叶子)
风濯雨洗(注释:风雨洗涤着它们)
如美妇人,正立栉发(注释:如同美丽的女子,正站立着梳理自己的头发)
发长至地(注释:头发长到地上)
微风徐来,掩冉相缪(注释:微风吹来,轻轻相互缠绕)
乱而复理(注释:又恢复了原来的秩序)
垂之为缨(注释:垂下成为帽子上的丝带)
绾之为结(注释:系在颈上作为结扣)
屈伸如意(注释:伸展或收缩都恰到好处)
燕雀翔舞,蜩蜇嘶鸣(注释:燕子和麻雀飞翔,蝉儿和蚂蚁叫着)
不召而至(注释:它们不邀请自己而来)
清霜夜落,众叶如剪(注释:清晨的霜落在树上,树叶像剪刀一样)
颜色憔悴(注释:叶子的颜色显得憔悴)
永愧松柏,岁寒不改(注释:永远比不上松柏,即使在严寒中也不会改变)
见叹夫子(注释:让人感叹的是君子)
聊同渊明(注释:姑且与陶渊明一起)
攀条啸咏(注释:攀着树枝高声歌唱)
得酒径醉(注释:喝着酒直接醉倒)
一廛粗给(注释:一平方尺的地租)
三黜不去(注释:连降三次官也不肯离开)
亦如展惠(注释:也像展伯玉那样)
接下来是诗句的翻译:
双柳(注释:庭中两株柳树):这是诗的第一句,描绘了两株并肩而立的柳树。
我作新堂(注释:我在建造一座新的屋子):第二句,诗人在新建的房屋内,感到宁静舒适。
中庭萧然(注释:庭院中寂静无声):第三句,描绘出庭院中的宁静景象。
双柳对峙(注释:两株柳树并排生长):第四句,描述了两株柳树并排而立的情景。
春阳既应(注释:春天的阳光已照在树上):第五句,春天的阳光已经照在了柳树上。
千条万叶(注释:无数的枝条和叶子):第六句,形容柳树拥有众多的枝条和叶子。
风濯雨洗(注释:风雨洗涤着它们):第七句,通过风雨的洗礼,使得柳树更加坚韧。
如美妇人,正立栉发(注释:如同美丽的女子,正站立着梳理自己的头发):第八句,把柳树比作一位美丽女子,正在梳头。
发长至地(注释:头发长到地上):第九句,描绘出柳树的长发拖到了地面上。
微风徐来,掩冉相缪(注释:微风吹来,轻轻相互缠绕):第十句,微风吹过,柳枝轻轻缠绕在一起。
乱而复理(注释:又恢复了原来的秩序):第十一句,尽管柳枝被风吹乱,但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垂之为缨(注释:垂下成为帽子上的丝带):第十二句,将柳枝垂下作为帽饰。
绾之为结(注释:系在颈上作为结扣):第十三句,将柳枝系在脖子上做成结扣。
屈伸如意(注释:伸展或收缩都恰到好处):第十四句,形容柳枝的柔韧程度。
燕雀翔舞,蜩蜇嘶鸣(注释:燕子和麻雀飞翔,蝉儿和蚂蚁叫着):第十五句,描写鸟儿们在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和鸣叫。
不召而至(注释:它们不邀请自己而来):第十六句,这些鸟儿不需要主人的召唤就飞临此地。
清霜夜落,众叶如剪(注释:清晨的霜降落在树上,树叶像剪刀一样):第十七句,描绘出晨霜覆盖下的树木形态。
颜色憔悴(注释:叶子的颜色显得憔悴):第十八句,早晨的霜让树叶变得苍白无光。
永愧松柏(注释:永远比不上松柏),岁寒不改(注释:即使在严寒中也不会改变):第十九、二十句,用松柏比喻柳树,赞颂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见叹夫子(注释:让人感叹的是君子):第二十一句,表达出作者对君子的敬仰之情。
聊同渊明(注释:姑且与陶渊明一起):第二十二句,表示作者想与陶渊明共度时光。
攀条啸咏(注释:攀着树枝高声歌唱):第二十三句,形容自己在柳树下高声吟唱。
得酒径醉(注释:喝着酒直接醉倒):第二十四句,表示自己喝醉了酒后直接倒在柳树下。
一廛粗给(注释:一平方尺的地租):第二十五句,意味着这座小房子虽然简陋,但也足以自给自足。
三黜不去(注释:连降三次官也不肯离开):第二十六句,表示即使被多次罢免,也不会离去。
亦如展惠(注释:也像展伯玉那样):第二十七句,引用展伯玉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坚守岗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