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
青牛久已辞辕轭,白鹤时来访子孙。
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
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

【注释】

  1. 自清平镇:从清平镇出发。
  2. 五郡:指代五座名贵的寺院。
  3. “大秦”二句:意谓,大秦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而延生寺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二座寺庙,仙游、大观等都是后来所建的寺庙。
  4. 道人:道士。

【译文】
鸟啼猿啸,白日紧闭山门,谁又能了解古皇尊的寂寞?
久已辞别车辕的青牛,白鹤偶尔来此看望我,子孙后代的寺院。
朔风扑面吹起积雪,天寒日落,落日下的孤村更显凄凉。
道士们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游人这么多,他们把寺前的井水都喝干了。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首诗是他游览了清平镇周围的五个名胜古迹后所作,共十一首。这些寺庙都是唐代以来历代帝王修建和推崇的,所以诗人称它们为四大佛寺。
首联写景。“鸟噪猿呼”,表明作者在清幽的环境中游览,但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这僻静之所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薄。“闭门”,说明作者此时的心情,既无俗念也无杂事,只有自然山水相伴,心境十分宁静安详。“寂寥谁识古皇尊”,则进一步写出他此时的孤独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历史、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
颔联写景。“青牛久已辞辕轭”,“青牛”是道教中的一种祥瑞之物,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形象。“白鹤时来访子孙”,则写出了佛家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对万物的平等态度。
颈联写景。“山近朔风吹积雪”,“朔风”是指北方的风,“落日淡孤村”,则写出了作者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天寒落日淡孤村”,则进一步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尾联写景。“道人应怪游人众”,“道人”是对出家人的称呼,“怪”则写出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的追求。“汲尽阶前井水浑”,则写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首诗通过对四大佛寺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他在贬谪期间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