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诗句释义

1 前身本同社: 指与聪上人有着共同的过去或相似的经历。

  1. 宿业独临边: 表示自己独自面对或承担某种责任和义务。
  2. 一悟镜空老: 通过某次深刻的领悟或经历,认识到了生命的虚幻和无常。
  3. 始知圆泽贤: 开始了解到真正的贤能者是怎样的,可能是通过某种经历或教训。
  4. 归心忘犊佩: 表达了一种放下世俗欲望,回归自然、朴素生活的心境。
  5. 生术寄羊鞭: 将生活中的技艺和智慧寄托在羊鞭(一种牧羊工具)上,可能寓意着对生活的智慧和技巧。
  6. 不似欧阳子: 与欧阳修相比,这里表达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可能是指个性、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7. 空留六一泉: 六一泉是一处著名的景点,可能暗示自己虽然有所追求,但最终未能留下什么痕迹,或只是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而没有实际的收获。

译文

与聪上人的旧友重逢,我深感我们的友谊如同社中的人一般紧密。但我独自面对着边塞的责任,深知自己的使命重大。经历了一次深刻的领悟,我才真正明白生命的虚幻和无常,意识到一切皆空。我开始了解到真正的贤能者的真谛,他们并非外在的成功,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我渴望摆脱世俗的欲望,回归自然的怀抱,忘却那些世俗的名利和束缚。我把生活的技巧和智慧寄托在羊鞭上,它不仅仅是牧羊的工具,更是我生活哲学的象征。我与欧阳修相比,或许我的思想和行为有所不同,但这正是我所追求的自由和独立。尽管我试图留下一些印记,但最终还是像那六一泉一样,只留下了美好而短暂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聪上人见寄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我认知以及与外界交往的独特见解。诗中的“宿业”、“一悟”等词组,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变化与成长,从最初的困惑到后来的理解与领悟,展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诗人对于“圆泽贤”的提及,也反映了他对于贤能者理解的深化,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成功,而是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智慧。此外,“归心忘犊佩”及“生术寄羊鞭”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脱。最后,通过与欧阳修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立的个性和不随波逐流的决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更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