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垆。
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
【注释】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其一:邀请李范庵在雨中去天竺寺游玩。作其一:是第一首,故用“其”。
步来:踏着来。禅榻:和尚坐禅用的草垫子。团蒲:即团蒲团,是一种圆形的坐卧两便的蒲团,供僧徒打坐或睡觉时坐卧之用。
花雨:像花一样飘落的雨。檐前:屋檐下。乱:纷乱,零乱。茶烟:茶炉上冒出的烟气。竹下孤:指在竹林下的石台上独自品茶。
乘闲:趁空闲的时候。持画卷:手拿画卷。习静:习惯清静。对香垆:对着香炉。习静:习惯清静。
赏析:这是诗人邀请好友李范庵同游天竺寺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第一首,故以“其一”标出。诗写与友人相邀游寺,共赏自然景致,抒写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起笔点明题旨。诗人邀请友入天竺寺,先从寺中环境的幽静清凉写起。“团蒲”,即蒲团。这里借指僧人。“禅榻”,即僧人坐禅用的草垫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邀请朋友来到天竺寺,首先就看到僧人坐在蒲团上打坐,而四周又笼罩着凉爽的气氛。
颔联“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描写的是诗人和友在天竺寺中的所见所闻。“花雨”形容雨点像花瓣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茶烟”是指烧茶时蒸腾上升的热气。“竹下”指寺庙旁的竹林下的石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屋檐下落满了像花一样的雨滴,在竹子下独自品茶的人显得格外孤独。
颈联“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垆”,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和友在天竺寺中的所见所闻。“乘闲”,“习静”都是佛教语,意为修心养性,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香垆”,指放香的地方,也指焚香拜佛的佛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和友趁着闲暇的时间,携带画卷欣赏风景,并在佛像前面虔诚地焚香祷告。
尾联“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是诗人在天竺寺游玩之后发出的感慨。“到此”,指的是来到这里的天竺寺。“忽终日”,忽然度过了一整天。“一”,数词,表示概数。“浮生”,指人生短暂的生命。“事无”,意思是一切都已经结束,没有什么事情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和友在天竺寺游玩之后,忽然感到一天过去了,生活中的种种事情都已经过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了。
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通过写诗人和友在天竺寺游玩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