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义本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著痕。
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借雷琴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友情的思念。
译文:
琴声早已消失,但是古时的音韵却依然存留。
苦苦地回忆旧事常常迷失了方向,信手挥写如同指归自然。
仙人依树聆听,鹤在空山中翩翩起舞。
谁知道千里之外溪堂之夜,猿猴时常引动轩窗的竹帘。
注释: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次韵子由以诗见报,这里“以诗”是借代之意;编礼公,即张方平,字安道,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官员。
借雷琴,记旧曲——用雷琴弹奏一曲旧日的乐曲,表达怀念之情。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上遗留下来的乐声很久未弹了。
琴中古义本长存——琴中的古意仍然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苦心竭力想要记住这些旧事,但总也记不清。
信指如归自著痕——信手挥笔如同指归自然一样随意而自然,仿佛留下了痕迹。
应有仙人依树听——应当有仙人依偎在树下聆听。
空教瘦鹤舞风骞——徒然让瘦弱的鹤在空中翩翩起舞。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谁又能知道这遥远的溪堂之夜,时时能引来那惊猿的叫声撼动着竹林轩窗!
赏析:
这首《和答子由见赠五绝》,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借雷琴来表达怀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为首联;中间四句为次联;后两句为尾联。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友情的思念。作者通过雷琴弹奏一曲旧日之曲,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交代了诗的背景。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这里“以诗”是借代之意。第二句“借雷琴,记旧曲”,借用雷琴,记录旧日的乐曲,表达怀念之情。第三句“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上遗留下来的乐声很久未弹了。第四句“琴中古义本长存”,琴中的古意仍然长存。
中间四句“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著痕”,“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信指如归自著痕”,信手挥笔如同指归自然一样随意而自然,仿佛留下了痕迹。第五、六两句“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应该有仙人依偎在树下聆听,徒然让瘦弱的鹤在空中翩翩起舞。
最后两句“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谁又能知道这遥远的溪堂之夜,时时能引来那惊猿的叫声撼动着竹林轩窗!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