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准确筛选诗句,并加以概括。“出颍口初见淮山”的意思是从颖口出发初次看见淮山;“我行日夜向江海”的意思是我日夜行进在长江与大海之间;“枫叶芦花秋兴长”的意思是看着枫叶芦花感叹秋天的兴致很长;“长淮忽迷天远近”的意思是大江长流忽然迷蒙了天;“青山久与船低昂”的意思是青山久久地随着船只上下起伏;“寿州已见白石塔”的意思是寿州(今安徽寿县)已经看见了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的意思是短桨没有划动黄茅岗;“波平风软望不到”的意思是波浪平稳,微风柔和望不到底;“故人久立烟苍茫”的意思是老朋友长久站着,烟雾迷茫。
【答案】
译文:从颍口出发初次看见淮山;我日夜行进在长江与大海之间;看着枫叶芦花感叹秋天的兴致很长;大江长流忽然迷蒙了天;青山久久地随着船只上下起伏;寿州(今安徽寿县)已经看见了白石塔;短桨没有划动黄茅岗;波浪平稳,微风柔和望不到底;老朋友长久站着,烟雾迷茫。赏析:首联“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诗人自叙旅途初起时所见之景——出颖口时初见淮山,然后至寿州。“出颍口初见淮山”点明此行的地点。次句点出时间,表明行程已历半途。“淮山”即指寿春附近的山。“淮山”,即淮水以北一带的山脉,这里借指江淮之间的地区。“是日至寿州”点明了此次出行的目的。“是我”表明这是一次远游。“初见”表明这是旅途中第一次看到淮山,也暗示着这次远游是从江淮开始。
颔联以“枫叶”“芦花”等秋季景物为背景,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这两句诗是诗人在旅途中观景而发感慨之作,也是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一种控诉。“秋兴”,是指因秋日景物触发而生的感想和情怀。
颈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长淮”指淮河,“青山”指青山岭。诗人由远及近地描绘出了自己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忽迷”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淮河的水流湍急以及自己的惊愕之情。“久与船低昂”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乘舟而行时的惊险情状。
尾联“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短棹”指小船,作者用“未转”来表达自己急切的心情。尾句以“烟苍茫”收结,意蕴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