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注释:

  1. 京口年來耆舊衰:京口,指今江苏镇江一带,此地因历史悠久而被称为”京口”。耆旧,指的是年长的有声望的人。耆旧衰,意味着这些有声望的年长者正在逐渐失去他们的地位或影响力。
  2. 高人淪喪路人悲:高人,指的是有才华或有地位的人。淪喪,意味着这些人正在衰落或丧失他们的才能和地位,导致路人感到悲伤。
  3. 空聞韋叟一經在:韋叟,唐代人,此处可能指代了一位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的人物。一經,指《周易》。韋叟可能因为精通易经而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4. 不见恬侯萬石時:恬侯,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贤臣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东汉末年至南朝宋初的隐士诗人,以其诗闻名于世。他常以淡泊名利、高洁自持的形象出现。万石,指的是古代对官员德行和操守的评价标准之一,通常指的是能够坚守正道、清白无瑕的人。
  5. 貧病只知爲善樂:貧病,指经济困难和疾病缠身的状态。只知道为了行善而感到快乐,表明即使面对困境,也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6. 逍遙卻恨棄官遲:逍遙,指自在、轻松自在的状态。恨弃官迟,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无法及时放弃仕途,继续追求理想的遗憾。
  7. 七年一別真如夢:七年,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指代了很长时间或者很长的经历。一别,表示分别。真如梦,意味着分别的感觉就像是一场梦境一样短暂而不真实。
  8. 猶記蕭然瘦鶴姿:蕭然,形容孤独、冷清的样子。瘦鹤姿态,可能指代了一只瘦弱的鹤,它的姿态显得格外突出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悼念一位名叫“姚屯田”的朋友时所作。诗中通过描述京口地区年长者和知识分子的现状,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文关怀的主题。通过对历史人物韦叟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知识和道德价值的重视。同时,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政治生涯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赏,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此诗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