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斗酒博西凉,但爱斋厨法豉香。
旧事真成一梦过,高谭为洗五年忙。
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
稽首愿师怜久客,直将归路指茫茫。

【注释】

①金山:即金山寺,在浙江镇江。宝觉长老:法号宝觉的僧人。

②斋厨:寺院厨房。

③高谭:高谈阔论,指与僧人畅叙友情。

④稽首:叩头拜礼,表示谦恭。

⑤直:径直。

⑥归路:回家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与僧人宝觉长老相会于金山寺,彼此畅叙友情,作诗相赠,并表达对僧人长久羁旅生活的同情和关心。

前四句是说,谁能斗酒一醉方休?但爱寺中斋厨烹制的豆豉香。这两句以设问的形式写诗人与僧人宝觉长老的相遇。

首句中的“斗酒”二字,表明诗人与僧宝觉长老相聚时的心情。诗人与宝觉长老分别已经五年,现在重聚,自然要痛痛快快地喝上几杯,来尽兴畅怀。第二句“但爱斋厨法豉香”,说明宝觉法师的烹调技艺很高超,他所做的豆豉菜特别有风味,令诗人赞不绝口。“斋厨”指僧人所居住的寺院厨房。“法豉”,即佛家食用的豆豉。“法”字在这里用得十分传神,它把和尚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俗都概括进去了,也把佛教徒们讲究清心寡欲的精神境界表现出来了。这两句诗意虽浅显,却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既点出了两人相见时的心情,又描绘了宝觉法师烹饪技艺的高超,同时,还写出了僧人的生活特点及精神风貌,使诗句显得亲切而自然。

第三、四句是说过去的事情真像一场梦幻一般过去了,高谈阔论一番可以洗刷我那五年来的辛苦。这两句以设问的形式写诗人与僧宝觉长老久别重逢后的心理感受。

“旧事真成一梦过”一句是关键,它既是对前一句的回答,又是对全诗主题的概括。诗人与宝觉长老分别已久,如今又相聚在一起,自然会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这些往事都是些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地说出它们的内容,而是用“旧事真成一梦过”这样含蕴丰富的诗句来暗示。

诗人之所以要使用这样含蕴丰富的诗句来回答前一句,是因为他觉得有些话不便明说出来。如果直接说出自己五年来的辛劳,就显得太露骨、太俗气了。因此,诗人选择了“旧事真成一梦过”这样一个含蓄而又有深意的词句来回答。这句诗不仅点明了自己与宝觉长老相聚的原因,而且暗示了自己在这次相聚之前所度过的那五年的辛劳,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这段辛劳的看法。

“高谭为洗五年忙”一句是对“旧事真成一梦过”的解释和补充。“高谭”一词,是指高谈阔论。“为洗”是消除的意思。诗人觉得过去的五年里,自己确实很忙,为了排遣寂寞,才与宝觉长老一起畅谈,聊解相思之苦。这一句虽然说得比较委婉,但含义却十分明确。

“明月”二句是说清风偶尔吹来山间曲径,明月随屋角轻轻升起。

“清风”一词,既指自然界的清风,也指朋友间的友谊。古人常以清风作为友谊的象征,如杜甫《赠花卿》诗中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是一个例子。这两句写的正是诗人与宝觉长老畅谈后的心境:他们之间纯洁的友谊,就像清风一样,时时伴随着他们,使他们的欢聚充满温馨与和谐。

尾联是说,我恭敬地叩头感谢你对我的怜爱,愿意将回家的路指给你看。

“稽首”原指古时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敬意或谢意。这两句是说诗人向宝觉长老致意,感激他对自己如此照顾,并把自己的归途告诉他。“稽首”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宝觉长老的敬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的谦逊之态。“直将”一词,意思是“直接地”。这一句是说诗人要把回家的路直接告诉宝觉长老。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宝觉长老的相聚、别离以及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宝觉长老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