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
莫学痴人李与牛。
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二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太行山脉西来,势如千马奔腾,与岱岳争雄,气势恢宏。飞狐上党,天下脊骨,承载着半掩的落日与黄昏,山体削成,山东二百郡皆在其下。泰山虽大,气压代北,三家村中,千峰矗立、崩崖凿开,尽显其雄伟之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雪浪石,由自然之力雕琢而成,其来历非人力可为。想象那山骨被大自然的力量开启,仿佛天吴从浪头探出头来。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虽然可以像履道一般凿池以聚水,但玉川卷地的壮阔景象,却难以用尺量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
雪浪石,如今归谁所有?无人能够回答,它如同洛阳城中的泉水,静默无声,只待有人赏识。
莫学痴人李与牛。
雪浪石之美,非寻常之物可比。然而,有些人却误信李子和牛粪能比,实为痴人之谈。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雪浪石的来历、气势和形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雪浪石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的“太行山脉西来”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宏大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雪浪石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