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要求来筛选答案,看是否合题意和是否合诗意。

观湖二首:

其一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其二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注释:

①乘槎(chá):指传说中的木筏。乘:坐;槎:筏子。②神仙客:仙人、神人的客人。③万里清风:形容海风的浩大。

④沙界:指大海。⑤色尘:指人世间的名利、富贵。⑥须弥:指喜马拉雅山,又称喜玛拉雅山,佛教中的“世界中心”或“莲花宝座”。⑦兜率:即“兜率天”,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⑧释梵:佛教中指佛陀、菩萨、阿罗汉、声闻四部众(四类众生)的总称。⑨劫火:佛教语,指世界毁灭时,所有生灵所受的苦难。⑩飞云:比喻佛经。

赏析:

第一首诗,前两句写诗人乘着槎船远去,引得神仙之客相随,海上波涛滚滚。后两句写诗人回头望去,但见茫茫沙海,无边无际,自己飘荡的衣衫也显得渺小了。“飘衣”句化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表现了诗人乘槎远行,飘飘欲仙的心情。这两句诗既描写了诗人乘槎远行的所见,又写出了他对神仙之客的留恋之情。

第二首诗,前两句写须弥山顶上落日低垂,兜率天无根而能载物。后两句写释迦牟尼、文殊师利、普贤三尊同登兜率天,他们都是佛教中的圣人。“释梵”句化用杜甫《秋兴八首》“忆昔先皇巡朔漠,驰驱九牧向林泉。苍苍忽成暮雨朝云去,洒洒无复秋风冬雪寒。”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释梵三尊的崇敬之情。这两句诗既描写了释梵三尊的神通广大,又写出了诗人对他们的仰慕之情。

【答案】

其一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译文:

乘着木筏远远地引领仙人的客人,在万里海风中吹拂着阵阵清香。回首之间不知道大海的辽阔,飘荡的衣服还感到浮游在空中的尘埃那么高大。

其二

须弥山上有一座座低垂的落日,兜率天上没有一根能支撑起天的根。释迦牟尼、文殊师利、普贤三尊同登兜率天,他们都是佛教中的圣人。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译文:

须弥山巅上落日低垂,兜率天没有根却能载物。释迦牟尼、文殊师利、普贤三尊同登兜率天,他们是佛教中的圣明之人。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