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空传《瘗鹤铭》。
潇洒谪仙来作郡,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迹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山阴不见换鹅经”:山阴,指的是浙江绍兴,因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地隐居练书法。换鹅经,是王羲之的名篇《换鹅帖》的别称。这里表达了诗人在绍兴无法见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因为绍兴已经没有王羲之的遗迹了。
“京口空传《瘗鹤铭》”:京口,即今天的南京江宁区,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这里指的可能是关于王献之与鹤的故事或传说。瘗鹤铭,是指东吴书法家王献之为纪念他的爱鹤而作的碑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王献之书法艺术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潇洒谪仙来作郡”:潇洒,形容人的举止飘逸洒脱。谪仙,是对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雅称,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超脱世俗、才情出众的人物。这里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李白,他在唐代曾被贬谪到夜郎(今贵州),但仍然保持着潇洒的个性和才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风流太守为开亭”:风流,形容人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这里是说,那位风流的太守(可能是李白)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亭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太守(可能是指李白)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两篇玉蕊尘初涤”:两篇,指的是两卷书籍。玉蕊,是一种美玉。这里是说,这两卷书籍经过洗涤后,变得晶莹剔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籍的重视和珍视之情。
“四体银钩迹尚青”:四体,指的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四种字体。银钩,是指笔画如银钩般挺拔有力。这里是说,这些字体经过洗练后,仍保留着青色的痕迹,显得清新脱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赞赏之情。
“我久临池无所得”:临池,指临摹古人的作品。这里是说,我长时间临摹这些书法作品,却没有得到什么收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之情。
“愿观遗法快沉冥”:遗法,指古人留下的技艺或学问。沉冥,是道教用语,指修炼成仙的状态。这里是说,希望能通过学习古人的技艺或学问,达到修炼成仙的境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陈沂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之作,通过对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描绘,以及对李白这位风流太守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之情,以及对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