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楼台画不成。
天籁远兼流水韵,云璈常听步虚声。
青鸾白鹤蟠空下,翠草玄芝匝地生。
咫尺仙都隔尘世,门前车马任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瑞金东明观周围的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楼台画不成”,描述了东明观所在地的自然美景。“浮金”指瑞金的金色,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美丽与富饶;“溪南景”则是指东明观周围的溪水和风景。“古木楼台画不成”则表达了古代建筑之美无法用画笔完全捕捉。

颔联“天籁远兼流水韵,云璈常听步虚声”,描绘了东明观的自然环境和道教音乐。“天籁”指的是天然的美妙声音,而“流水韵”则形容溪水的声音如同乐曲一般悠扬动听。“云璈”是一种道教音乐乐器,象征着仙境中的和谐与宁静。“步虚声”指的是道教修行者在仙境中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东明观的神秘氛围。

颈联“青鸾白鹤蟠空下,翠草玄芝匝地生”,描绘了东明观周围的动物和植物。“青鸾”是传说中的吉祥之鸟,“白鹤”则是长寿的象征。“蟠空下”表示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不受拘束。“翠草玄芝”指的是各种绿色的草木,它们生长得茂盛且充满生机。这里通过动植物的形象,进一步衬托出东明观的祥和之气。

尾联“咫尺仙都隔尘世,门前车马任纵横”,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与仙境距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仙都”指代仙境,“咫尺”则意味着近在咫尺,但实际上却难以到达。“门”指的是东明观,“车马任纵横”则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自由地出入。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自由和个人解放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道家哲学和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东明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风光、动物植物以及道教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语和意象,如“浮金”、“古木楼台”、“天籁”、“流水韵”、“云璈”、“青鸾白鹤”等,这些词语和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神秘感。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人世间的事物引入诗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现实生活的痕迹,又不失超脱和梦幻的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