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向此凭栏,景象依然一望间。
龙蜃吐云天入水,楼台倒影日衔山。
僧于僻寺难为隐,人在扁舟未是闲。
孤鹤似寻和靖宅,盘空飞去复飞还。

【注释】

西湖寿星院明远堂:指杭州西湖的寿星庵(又名寿圣寺)内明远楼。明、清时为浙江巡抚行辕,今名寿圣寺。

十年不向此凭栏,景象依然一望间:十年,这里指作者在京城任官时,到此地凭栏眺望已过十年,而景色依旧,但人却老去很多。

龙蜃吐云天入水,楼台倒影日衔山:龙蜃,即海市蜃楼,形容湖上云雾缥缈,楼阁亭台倒影在水中,仿佛是天空中的景象。

僧于僻寺难为隐,人在扁舟未是闲:僧人住在偏僻的寺庙中不能隐居,而作者却在小舟上逍遥自在。

孤鹤似寻和靖宅,盘空飞去复飞还:和靖宅,即陆游曾住过的孤鹤庵。孤鹤似在寻找和靖的居所,盘旋飞翔在空中然后又飞回。

【赏析】

本篇为作者游览西湖时所作之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及山水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写诗人十年前来到西湖时的所见所感。“十年”,是指作者离开家乡以后度过的岁月。当时他身在京城,与故土相隔万里,所以凭栏凝望西湖,只能看到一片烟波浩渺的湖面;而湖上的风云变幻,也只映入他的眼帘。然而,西湖美景依旧,只不过人事全非。这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蕴含着深沉的感慨。

三、四句写西湖上美丽的风景。前一句描绘出西湖上风云变幻、云雾缭绕的景象;后一句则写出了湖光山色的美妙景致。

五、六句写诗人在西湖边游玩的心情和遭遇。僧人在僻静的寺庙中难以隐居,而诗人则乘着扁舟逍遥自在,并不觉得有什么闲暇。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看法,认为只有像自己这样远离尘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山水之美,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西湖边的所见所感。孤鹤似乎在追寻着和靖先生故居的踪迹,盘旋飞翔在空中又飞回到故居。这里用了一个典故——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在给父亲送信时,遇到一位女子对他说:“想见君家君!”她指着江中的孤鹤说:“那是你父亲的信使。”王献之立刻明白了她的暗示,立即折返去找信使。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排调》卷下,后来被用作表达男女之间情感的典故之一。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一典故来描写孤鹤的神态,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