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
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诗句大意是:
- 原文: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 译文:
想要比较事物的异同就像比较锱铢一样,我的肝胆之心依然能够像楚国人和越国人那样互相信任。如果你相信万物都是归于一体的真理,现在你就知道我也知道你,就像知道鱼儿游向水底的深渊一样。
- 注释:
- 支祁:传说中的淮涡水怪,禹治水时用铁链将其锁于水下。
- 汪罔:古国名,又称“汪芒”,传说中治理洪水有功而被赐姓汪。
- 鲧庙:涂山附近供奉着大禹的父亲鲧的庙宇。
- 禹会村:与大禹治水有关的村庄。
- 黄能庙:供奉着樵苏之神,即山林中的樵夫和采桑女。
- 乌鹊:指喜鹊,常在治水期间飞来筑巢。
- 万殊归一理:万物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遵循一个共同的道理或法则。
- 我知鱼: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于古代治水精神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涂山美景的描述,展现了古人辛勤努力的精神风貌和他们的智慧成就。诗人通过对古代治水英雄的描述,表达了对先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反映了古代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古代治水的艰难历程和先祖们的奉献精神,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中。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不仅令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