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注释】

①和文:即苏轼的弟弟苏辙。文与可:苏轼的字。洋川:今陕西凤翔,苏轼任凤翔通判时所建的园林叫洋州园,又称“和乐堂”或“文杏斋”。③画柱:指用彩绘装饰的柱子。④葛布衣:古代一种用粗葛布制成的短衣。曳行:拖曳着走路。⑤桥下龟鱼:指乌龟、鲤鱼等水中动物。⑥识君:认出了您(指苏轼)。⑦拄杖:手杖。⑧过桥声:过桥的声音。

【赏析】

《洋川园池三十首 湖桥》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洋川(今陕西省凤翔县)的游赏生活,通过写景抒写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朱栏”即红漆栏杆,这里指的是花园里的亭台楼阁,用朱红色的栏杆环绕着湖光山色;“白葛”指的是白色葛布衣;“乌纱”指的是乌纱帽。这句诗的意思是:红漆栏杆映衬着碧波荡漾的湖水,白色的葛布衣服和乌纱帽随风摇曳。

颔联:“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龟鱼”泛指水中生物。“识君”、“过”是虚词,表示动作行为;“拄杖”是指手杖。这句诗的意思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桥下的龟鱼在水中游动,好像在欣赏着过往的客人。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苏轼对友人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