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注释】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为新年元宵节,又称“圆月节”。建章宫: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正北门,汉武帝时改名建章宫。仙风:神话传说天上有神仙风。御炉香:皇帝用的香炉所烧的香。通明殿:皇宫中的宫殿。侍臣:侍从官员。通明殿内侍奉的侍臣像天鹅一样站立着。一朵红云捧玉皇:天上的云朵好像一朵红云托着玉皇大帝。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上元节夜晚景象和气氛的诗。诗人以瑰丽的想象,把天宫中的景象和气氛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

首句写上元夜之景。上元节之夜,月光明亮,星星稀疏。诗人以“澹月疏星”来形容夜空,以“通明殿”、“御炉香”来渲染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在皓洁的月光下,通明殿前,御炉里的香烟缭绕,缕缕上升,形成一朵朵袅袅烟雾,飘飘欲升的彩云,宛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又似一只巨大的红气球托着玉皇大帝的宝座。这里既表现了人间的欢乐祥和的气氛,又写出了天宫的富丽堂皇。

第二句写上元节之乐。诗人以“仙风吹下”形容天宫传来阵阵仙乐,使人陶醉其中。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人间与天宫的欢乐气氛。

第三句写上元节之宴。诗人以“鹄立”形容侍臣们肃立恭听,“侍臣”指宫廷中的官员或侍从。他们站在通明殿内,像天鹅一样站立着,恭敬地聆听着玉皇大帝的旨意。这一联既写出了上元节晚上的盛大场面,又写出了宫廷中君臣的礼仪规范。

第四句写上元节之瑞。诗人用“一朵红云捧玉皇”这一富有诗意的形象,来表现上元节的吉祥如意。这里的“红云”既象征了节日的喜庆,也暗示了天上的仙境;“捧玉皇”则表现了人们对玉皇大帝的尊敬之情。最后一句既是对全诗的总结,又是对全诗的升华。它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表现了人们在欢度佳节时的美好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大诗人李白所作。上元节是唐人的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夜晚。这一天,人们都会到街上去看灯、游园、赏花、玩龙灯、舞狮子等热闹的活动,同时还会举行各种文艺演出。而作者却别出心裁地将这一节日的主题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之中,创作出了这首《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每首都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美景与欢乐氛围。首篇以皎月繁星、仙风御炉香等意象描绘了夜空之静谧与祥和;二篇以“侍臣”与“玉皇”等意象展现了宫廷之庄严与神圣;三篇则以“红云”与“玉皇”等意象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期待与喜悦。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