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注释】:

散木:即“枯木”,这里指枯树。支离:零散破碎。得全:得以保全。交柯:指树枝交错在一起。蚴蟉:指蛇的幼体,也比喻小动物。不须:用不着。能鸣雁:指雁能够鸣叫。以:用,凭借。空中:指高空。得尽年:寿命长,活得长久。

【赏析】: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写枯木和竹石。诗人在这首诗里,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慨。其中前二首,描写枯木,后一首则描写竹石,都寓有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诗人自己高远的理想。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说:“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意思是:散木虽然支离破碎,但却得到了保全;而那些纠缠在一起的树枝,也想要得到保全。诗人用散木和交柯来作比,说明只有保持自身的完整无损,才能得到生存和延续。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生命力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说:“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意思是:用不着再提那能够鸣叫的雁,因为它们能够在高空中飞上飞下,活得长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自然界中某些生命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首诗则是诗人直接抒情之作。他写道:“枯朽无余质,苍然凝霜雪。”意思是:这些枯萎的树木,没有多余的枝叶,它们苍老而又清瘦,就像霜雪一样。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枯木的形态特点,又传达了诗人对这些枯木的感情。

最后一句诗:“此君虽死去,变化亦殊绝。”意思是:这些枯木虽然死去了,但它们的变化却非常之奇特。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枯木变化的赞叹,又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