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句中的“皇太妃阁”可能是指一个建筑或场所,而“五首”表明了这是一首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组诗,每个部分通常包含四句诗。

注释

  • 雨细方梅夏:小雨刚停,天气转暖,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 应怜百花尽:花儿已经凋谢,只剩下最后一朵孤零零地开放。
  • 绿叶暗红榴:绿叶衬托下的红色榴花格外鲜艳,形成鲜明的对比。

翻译

在细腻的春雨过后,梅树开始绽放它的花朵,而在炎热的夏日,麦田已经成熟。现在,百花已经凋零,只有那些顽强的绿叶和红色的榴花依然傲然绽放。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通过对春天和夏天的描绘,以及花与绿叶、红与绿的对比,诗人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同时,通过对四季更迭的描述,诗人也在表达对生命循环规律的理解。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