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
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

《题蔡君谟画》

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

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

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

注释

(1)长垂玉箸:长垂下的眼泪象筷子一样。形容流泪之多。

(2)肯:岂肯。

赏析

此诗前半首咏蔡襄所绘的《洛神赋图》。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画《洛神赋图》,自谓”欲传形写貌,不专工於笔砚之间”(《清容居士集·书洛神图记》)。诗的前两句描写图中人物的美貌。画中人物姿态绰约,宛然生於画面,但作者又觉得她的神情有一丝惆怅,似乎心事重重。这神情不是由画笔所能传达的。后两句则写观者的感受。”春来”二句,说在春天来临之时,你试着去问这位美人的愁思有多少?恐怕连春天的潮水都难以比得上吧!”得似”二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观者对画中美人深沉感情的体味,又表达了观者对画中美人的无限同情;同时也表明了这幅《洛神赋》画的艺术魅力。

此诗后半首咏《潇湘图》。此图也是蔡襄所绘。画中描绘了一个穿着华丽的女子,坐在楼阁之上。她头戴金步摇,耳戴金环,身披绣衣,手持一枝梅花,正凝视远方。画中的这个女子与前一首《洛神赋图》中的少女相比,显得更加艳丽华贵,更富富贵气。诗的第三句说:那画上的美女,终日以万斛的愁绪为伴,何时能把它全部排遣掉?第四句说:她那纯真的神态,又有谁能增添几分呢?诗人对画中美人的赞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加以描绘,使这幅《潇湘图》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