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
初如蒙蒙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
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
隐如寒月堕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春游古寺拂尘壁,遗像久此霾香烟。
画师不复写名姓,皆云道子口所传。纵横固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
来诗所夸孰与此,安得携挂其旁观。
【注释】
开元:唐玄宗年号。开元寺:在杭州,为吴道子画佛灭度处。
真人:指佛。衣被(bèi):披着。七宝:佛教中用来形容佛的衣服。从双狻(suān):《庄子·逍遥游》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可以跃于北海。”《庄子·秋水》“鲲鹏一日之间风举云飞九万里”。
柳生:即柳公权。两肘乌巢肩:形容柳公权书法圆润丰满,如鸟的羽毛丰满。
蒙蒙:模糊不清。山玉:山峰上积雪。濯濯:明亮。
空:佛教名词。一切诸法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为空。
奔会:奔走聚会。四海:天下。悲人天:哀伤人世间的一切。
翔禽:飞翔的鸟类。哀响:悲哀的声音。动林谷:使树林山谷为之震动。
兽鬼:禽兽之灵怪。踯躅:徘徊不进。泪迸泉:眼泪如同泉水一样涌出。
庞眉深目:长而下垂的眉毛,深陷的眼睛。彼谁子:他是谁的孩子?
弹指:一挥手指头。
寒月堕清昼:冷月落下,照亮了白天。孤光留故躔(quán):孤光照耀着原来的星宿位置。
春游古寺拂尘壁:春天游览古寺时扫去墙壁上的灰尘。遗像:佛像。霾香烟:烟雾弥漫。
纵横:纵横交错。
孰与:和……相比。
安得携挂其旁观:怎么能够把这幅画挂在旁边观看呢?
【赏析】
此诗是苏轼对友人吴道子画像的赞美之作,也是诗人自题画作,寄寓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
首联写吴道子画像的特点及作者的感受。“西方”指佛国世界,“真人”泛指佛,“衣被七宝”,是说画像上佛身披着七色宝装,非常庄严。“衣被七宝”、“从双狻”、“柳生两肘”、“乌巢肩”等词语,都是用夸张的语言描写画像的形态特点,形象逼真。
颔联写画像的由来。“当时修道颇辛苦”,是指吴道子年轻时刻苦修行,“柳生两肘乌巢肩”是指他的书法圆润饱满,如鸟的羽毛丰满。“初如蒙蒙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两句,是写吴道子画像逐渐变得清晰明净的过程。“衣被七宝”与“柳生两肘”、“乌巢肩”相对应,说明画像是由真人脱去七宝衣,变为柳公权的书法,又由柳公权的书法变为现在的画像。
颈联写画像的形象特征。“道成一旦就空灭”,是指画像最终达到了虚无缥缈的境界。“奔会四海悲人天”,是指画像能使天地万物为之悲伤。“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是以自然界中的鸟兽虫鱼来比喻画像的动人之处。
末联写人们对画像的评价。“庞眉深目彼谁子”,是指画像所描绘的人是何方神圣?“绕床弹指性自圆”,是指人们围着画像,用手指指点点,赞叹不已。尾句的意思是,如此高超的艺术水平,真是难以企及啊!
这首诗以绘画艺术为载体,通过写吴道子的画像,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认为吴道子画像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使人间的一切为之悲哀,使自然万物为之感动,使人们为之惊叹。诗人还认为吴道子画像的技艺高超到了极点,连神仙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人们只能站在旁边观赏,而无法把它搬回家中悬挂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