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不出山,溪翁长在溪。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上友麋鹿下凫鹥。
问翁何所乐,三年不去烦推挤?翁言此间亦有乐,非丝非竹非蛾眉。
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我来观政问风谣,皆云吠犬足生氂。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赏析,最后给出答案。

本题中,首先要注意诗歌的格式要求。“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是第一句,“於潜”是地名,“令”是官名,“刁同年野翁亭”是地点,“野翁”是作者自称,“亭”是建筑;“山翁不出山,溪翁长在溪。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是第二句,意思是:山中的老翁不下山,溪边的老翁常在溪边。不如野间的老翁能来去于山和溪之间,上可以与麋鹿为友,下可以与凫鹥为伴;“问翁何所乐,三年不去烦推挤?翁言此间亦有乐,非丝非竹非蛾眉”是第三、第四句,意思是:请问老翁有什么乐趣?他已三年没有离开此地了,为什么还那么辛苦?老翁说这里也有乐趣,这乐趣不是丝弦管乐和女艺人的美色。“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是第五、第六句,意思是:山中的老翁醉酒之后,头上的冠帽掉落了。溪边的姑娘们笑着梳起发髻。“我来观政问风谣,皆云吠犬足生氂”是第七、第八句,意思是:我来到这里做官,询问当地民众,他们都说狗见了就狂叫不止,这是因为狗的脚底长着毛的缘故。

【答案】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描绘了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一带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一带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厌倦的情绪(或抒发了官场失意后的归隐之意)。

译文:

於潜县令刁同年住在野翁亭。

山中的老翁不下山,溪边的老翁常在溪边。不如野间的老翁能来去于山和溪之间,上可以与麋鹿为友,下可以与凫鹥为伴。

请问老翁有什么乐趣,他已三年没有离开此地了,为什么还那么辛苦?老翁说这里也有乐趣,这乐趣不是丝弦管乐和女艺人的美色。

山中的老翁沉醉之后,头上的冠帽掉落了。溪边的姑娘们笑着梳起发髻。

我来到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做官,询问当地民众,他们都说狗见了就狂叫不止,这是因为狗的脚底长着毛的缘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