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翁憔悴老一官,厌见苜蓿堆青盘。
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猕猴骑土牛。
愿君恰似高常侍,暂为小邑仍刺史。
不愿君为孟浩然,却遭明主放还山。
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
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 诗句解读:
- 诗翁憔悴老一官:形容诗人年岁已高,形象憔悴。
- 厌见苜蓿堆青盘:指诗人厌倦于经常见到的苜蓿(一种草本植物)。
- 归来羞涩对妻子:回家时感到害羞,难以面对家人。
- 自比鲇鱼缘竹竿:将自己比作鲇鱼,因为鲇鱼常常在竹竿上攀爬而不易被发现。
- 今君滞留生二毛:现在您仍在此职位上任职,已经两鬓斑白。
- 饱听衙鼓眠黄紬:形容官员因劳累过度而困倦,听到衙役的鼓声就入睡。
- 更将嘲笑调朋友:用幽默的方式讽刺和取笑朋友。
- 人道猕猴骑土牛:比喻某人像猴子一样狡猾或不诚实。
- 愿君恰似高常侍:希望您能像高适那样,能够暂为小邑的刺史,而不是像孟浩然那样被明主放还山。
- 不愿君为孟浩然:不希望您成为孟浩然,后者曾被明主放还山。
- 宦游逢此岁年恶:在宦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恶劣年份。
- 飞蝗来时半天黑:描述飞蝗来袭时的混乱场面,天空变得漆黑。
- 译文:
- 一位诗人年纪已高,形容憔悴,他厌倦了看到桌上堆积如山的苜蓿,这象征着官场的繁文缛节。回到家中,面对家人时,他总是感到羞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形象已经不再适合出现在公共场合。现在您仍然留在这个职位上,已经两鬓斑白,疲惫不堪。当听到衙役们的鼓声,您就陷入深深的睡眠中。有时,您会用幽默的方式去讽刺和取笑您的朋友。人们常说,您的行为就像一只狡猾的猴子骑着一根土制的牛车。我真诚地希望你能像高适那样,能在小小的县令职位上暂时停留,而不是像孟浩然那样被明主放还山。在宦游的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这样的糟糕年份。当飞蝗来袭的时候,天空会变得一片漆黑。
- 注释详解:
- 诗翁:“诗翁”是对有诗名且年事较高的人的尊称。这里的“诗翁”指的是韩愈,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 憔悴:形容人的容颜消瘦,身体消瘦。这里用来描绘一个年迈的诗人形象。
- 苜蓿堆青盘:苜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青色是指其颜色。这句诗通过“堆青盘”来形容餐桌上堆积如山的苜蓿,暗示官场的繁复和冗长。
- 羞涩:害羞,不好意思。在这里,诗人用“羞涩”来形容自己回家面对家人时的心理状态。
- 鲇鱼缘竹竿:鲇鱼是一种生活在河湖中的鱼类,它常常在竹竿上攀爬,难以被发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隐居生活,即他在山林中隐居,与世隔绝。
- 滞留生二毛:滞留在这里,已经两鬓斑白。这里的“滞留”指的是诗人在官场上的长时间逗留,“二毛”则是指两鬓斑白,是老年的象征。
- 饱听衙鼓眠黄䌷:衙役们打更的声音让他疲倦至极,以至于在听到衙役的鼓声时就会入睡。这里的“衙鼓”指的是官府中的更夫敲鼓报时的声音,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辛劳和疲惫。
- 嘲笑调朋友:用幽默的方式去嘲讽和戏弄朋友。这里的“嘲笑”和“调”都是表示戏弄和开玩笑的意思。
- 猕猴骑土牛:比喻某人行为不端,像猴子一样狡猾或不诚实。这里的“猕猴”指的是猴子,“骑土牛”则是指猴子骑在土制的牛车上。
- 高常侍:唐朝的名臣之一,曾任宰相,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这里的“高常侍”是指高适,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慷慨激昂的边塞诗闻名于世。
-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这里的“孟浩然”是指孟浩然,他因仕途不顺而被放还山,与诗人的经历形成对比。
- 明主放还山:明主,古代指贤明的君主。放还山,意为被放回山野。这里的“放还山”意味着被贬谪到偏远的山区,远离朝廷的权力中心。
- 宦游逢此岁年恶:宦游,指在外为官。岁年恶,即年景不好,这里指整个官场环境恶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忧虑。
- 飞蝗来时半天黑:飞蝗来袭时,天色变得非常昏暗。这里用“半天黑”来形容蝗虫数量之多,使得天变黑。
通过对《捕蝗诗》的详细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