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
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
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
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
孤童卧斜日,病马放秋草。
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君家本冠盖,丝竹闹邻保。
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
躬耕抱羸疾,奉养百岁老。
诗书膏吻颊,菽水媚翁媪。
饥寒天随子,杞菊自撷芼。
慈孝董邵南,鸡狗相乳抱。
吾生如寄耳,归计失不早。
故山岂敢忘,但恐迫华皓。
从君好种秫,斗酒时自劳。
【注释】
郊原:郊外的原野。雨初足:刚刚下完雨,雨点还未落干。风日清且好:天气晴朗而宜人。病守:有病在身,不能外出。欣然:心情舒畅愉快的样子。肩舆:肩扛轿子(古代坐轿时用肩膀扛着)。白门道:古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荒田咽蛩蚓:田间的泥土里,蝈蝈和蚯蚓都叫得很厉害。村巷悬梨枣:村间的小路和小巷上挂着成熟的梨和红枣。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下边有个隐士住在那里,他关上门,只听见麻雀的叫声。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西边的风劲吹,树叶纷纷落下可以打扫。孤童卧斜日,病马放秋草:孤独的小童躺在太阳落山的地方,生病的马躺在秋天的草地上休息。墟里通有无:村落里来来往往,有人进进出出。垣墙任摧倒:围墙可以任意推倒。君家本冠盖,丝竹闹邻保:你家中是达官贵人,门前的乐队奏响了音乐。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摆脱世俗的名利,自己修养道德,洗刷污浊。躬耕抱羸疾:亲自耕种,身体虚弱。奉养百岁老:供养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诗书膏吻颊:读书写字,使嘴唇发红。菽水媚翁媪:以菽(豆)汤喂饱老人。饥寒天随子:忍受饥饿寒冷,跟随着儿子生活。杞菊自撷芼:摘枸杞、菊花来食用。慈孝董邵南:孝顺父母,像董仲舒那样。鸡狗相乳抱:母鸡小狗互相哺育。吾生如寄耳,归计失不早:我的生命如同寄住在外一样,回去的打算来不及了。故山岂敢忘,但恐迫华皓:家乡的山怎能忘记,只是恐怕被逼迫要回京城做官。从君好种秫,斗酒时自劳:你愿意种高粱,我们经常自己酿些酒来喝。
【赏析】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结合,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幽静。
首联“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春雨初霁、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万物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图。“郊原”指的是郊外的平原,“雨初足”表明这场春雨刚刚停歇;“风日清且好”则说明天气晴朗而宜人。这里不仅写出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也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颔联“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中的“亦然”二字表明诗人虽然身患疾病,但却能够心情愉悦地欣赏这美丽的春天景象:乘坐肩舆(轿子),走在通往京城的道路之上。这里的“白门”指的是南京的城门,因为李白曾在那里居住过一段时间。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
颈联“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所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走在田间小路上,只见蝈蝈儿在鸣叫,蚯蚓在土里钻动;而村巷里的梨树和枣树上挂满了硕果累累的果实。这些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这个宁静的乡村之中。
尾联“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则是诗人对所居之地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诗人发现这个地方有位隐士居住着,这位隐士关上了门,只有麻雀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美好的田园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真实又自然,让人读后能够产生共鸣。